第122章 王田占比!朱高煦老子要发兵围了顺天!56k求追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盏茶后。



    “散。”



    随着季伯鹰淡淡一语,全息投影顷刻关闭。



    呼~!



    醉仙楼主堂,这些座位上的天子储君,都是顷刻恢复了原本的神情,不过一个个都是咬牙切齿,目中显露着极致恨意。



    刚才那短短半盏茶,他们完整体会了一个底层小民是如何受基层小吏的欺压。



    唯有老朱,神色平静,眉宇间略有感慨。



    方才的第一视觉体验,不禁让他想起了幼年时光,父母因交不上赋税,被差役逼迫毒打的幕幕,于心间闪回。



    “朕一定要杀了这两个差役!”



    老朱棣一拳捶在桌上,咬着牙,厉声喝道。



    他这一生,还从未有过这等感受。



    “爹,刚才是幻境,没法杀的……”



    旁边的永乐大胖小声提醒。



    老朱棣脸色一愣,进而深吸一口气。



    方才那等无力、屈辱、不甘、愤怒,混杂的心绪一股脑涌上心头,这种体验感实在是过于真实,让他一时间忘却了身在何处,差点就以为自己真的是那草芥小民。



    其他天子储君也都是如此,皆是胸腔起伏,显然还没有缓过劲来。



    “你们,懂了吗?”



    季伯鹰扫过这帮天子储君。



    刚才他们以第一视觉代入了那位役夫的处境,完整的体验这位役夫的一切体感和心绪。



    “甲三,说一说你的感受。”



    季伯鹰看了眼小朱四。



    “我想造反!”



    小朱四恶狠狠开口,那眼神中,竟是流露出对朝廷的恨意。



    阿标则是深吸一口气,进而站起身来。



    “仙师,我懂了。”



    “百姓服役,唯有得到官府认可,才算服役结束,而只要官府不认可,那百姓就得一直服役,无止无休,甚至是最终因为徭役劳累至死。”



    “而能够让官府认可徭役完成的方法,我想应该是贿赂钱财。”



    一语出,其他天子储君都是沉默不语,他们刚才都探知到了那位役夫的心绪。



    连一家老小下顿开锅的糙米都拿不出来的农户之家,又哪来的钱财去贿赂官吏。



    这种情况下,除了成为流民之外,只有上吊一条路了,真是活着不如去死。



    “这群狗皮苍蝇,咱定要把他们统统全给扒了!剥皮充草!”



    老朱脸色怒火直冒,猛的一拍太师椅扶手,眼中露出戾色。



    “你能剥多少人的皮?”



    季伯鹰看向老朱。



    这话,问的老朱一时语塞。



    民间小吏对百姓的压迫,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与庙堂权贵贪污不同,其覆盖面是整个大明,庙堂之官杀起来简单,可若是要把整个大明的小吏都杀光,太难了。



    猛虎易杀,苍蝇难打;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不论封建王朝还是后世,皆是如此。



    季伯鹰扫过这帮天子储君,开口道。



    “正因为百姓自己种田养活不了自己,所以不如把田地献给当地士绅,当权贵士绅接受来自于农户的土地之后,他就需要这个农户为他劳作,给他赚租钱。”



    “而以士绅权贵的力量,当地的小吏自然不敢为难,毕竟耽搁了这帮佃户农作,就等于是损害这帮士绅的利益。”



    “或者更准确一点来说,这些小吏本就是受士绅指使,去压迫这些农户,逼他们不得不投献田地。”



    “如此循环往复,权贵士绅的土地兼并之路便是成了一条闭环。”



    “这,就是投献为奴的核心。”



    “百姓所逃的不是重税,而是苦役,苛役猛于税。”



    轰…!



    ‘苛役猛于税’!



    这五个字,在众天子储君心头炸响。



    有一点,需要格外提。



    在很多普及明朝土地兼并的读物中,都会言明明中后期的士绅免税,实则这个说法是错的。



    自大明一朝建立到灭亡,朝廷从来都没有颁布过对士绅免税的制度,士绅免得只是役,对税只有一定额度的优免,且这个优免额度随着一代又一代新君递增。



    如嘉靖朝,京官一品优免役粮三十石、人丁三十丁,以下递减,至九品优免役粮六石、人丁六丁;外官减半;举、监、生员优免粮二石、丁二人;致仕优免本品十分之七。



    而等到万历朝,进一步提升了士绅优免额度,现任甲科京官一品免田一万亩,以下递减,八品免田两千七百亩;外官减半;致仕免本品十分之六;未仕进士优免田最高可达三千三百五十亩,未仕举人优免田一千二百亩;生员、监生八十亩。



    草芥之民向士绅权贵献地,更多为的是依靠士绅权势,来避免受到徭役无穷无尽的摊派压迫。



    至于朝廷税收的减少。



    这个也很好理解。



    这些士绅权贵在用完自己的优免额度之后,剩下的田地只要不在鱼鳞册上即可。



    毕竟这个优免额度太低了,京官一品一万亩,也就是一百顷田地,而徐阶徐阁老当年名下可是有着两万多顷,零头都算不上。



    明初造鱼鳞册时,全国在册的可耕土地约有八百余万顷。



    而等到弘治十五年时,就算是加上这百余年间开辟的一些荒田,在册的田地反而是少了一半,只有四百余万顷。



    在这片流淌着炎黄血液的大地上,官官相护、利益勾结是永恒的传统。



    “兄长,那究竟要怎么做才能让百姓独立耕生,不再受豪强压迫,不再被权贵兼并。”



    老朱眉头皱的很紧。



    他本淮右布衣,自微末而出。



    老朱登基之后,施政目标之一就是确保天下百姓都有田耕,都能够吃得起饱饭,对待官吏更是严苛如斯,就是不希望在自己一手创建的明王朝再出现官吏压迫百姓的悲剧。



    所以在洪武朝,百官恨不得皇帝早点寄,百姓们却是对天子拥戴备至。



    但老朱怎么都没有想到。



    自己治下的大明,在短短一百余年之后,竟然就会演变成自己最为厌恶的模样,这无止无尽的苦役,与那将税收到五十年后的前元有什么不同?!



    老朱凌厉的目光,扫过明中期的这些帝王。



    明中期的在职皇帝们,一个个都是眼神躲闪,不敢与老朱直视。



    “?们可还记得,我带你们去见考成法的那一次幻境。”



    话音落。



    阿标眼神骤然一亮,他想起了那天那宣纸上的内容,他甚至那天就已经背下了其中几条重要的,这就是学霸的记忆力。



    “一条鞭法!”



    “将徭役与各种赋税尽数并入春秋二税,并且全部以银子交纳,如此就可以避免百姓受小吏压榨,甚妙!”



    第一期的天子储君们都是表情一怔,都是回想起那天看见宣纸上写着的税改内容。



    正如阿标这段话中所说的一样,一条鞭法的核心点,就是将一系列杂税和徭役,统一衡定为用银子上缴的赋税。



    但一条鞭法也有其局限性,张居正制定这一条鞭法的时候,就因为需要向权贵妥协,让一条鞭法有诸多漏洞,以方便这些权贵继续钻空子搞钱。



    而第二期的学员们则是一脸懵逼,他们并不知道这‘一条鞭法’是什么意思。



    ‘仙师果然是仙师,一言一行,都早有深意。’



    正当众人在心中感慨仙师玄妙之时,季伯鹰的声音响起。



    “我今天要教给你们的,并不是一条鞭法。”



    “或者说并不仅仅是一条鞭法。”



    老朱、老朱棣、朱老四等人,尤其是在职的皇帝,都是眉头皱了起来。



    并不只是一条鞭法?



    那能是什么?



    季伯鹰扫过在场这帮天子储君,看的出来他们眼中的疑惑。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找准问题的核心。”



    “一,如何阻止土地兼并。”



    “二,如何断绝基层官吏对百姓的压榨。”



    话音落,季伯鹰稍作停顿。



    整个醉仙楼主堂都是寂静无声,甚至于每一个人的呼吸声都能入耳,都在屏息等待仙师开讲。



    他们都知道,接下来仙师所要说的,就是问题解决之法。



    季伯鹰的目光,尤其是多看了一眼洪熙朱瞻基。



    洪熙小朱腰板一挺。



    “仙师放心,我一定只字不漏带回去!且督促父皇学习!”



    “嗯。”



    季伯鹰点了点头,随后开口。



    “一,实行王田占比制。”



    ‘王田占比?’



    这四个字落入众天子储君耳中,都是一脸懵逼,他们从来没听过这玩意。



    王田制听过,王田占比制是什么玩意?



    “继续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