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想得深远的祁师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早在十多年前,梁国各地匪患猖獗,于是朝廷为了鼓励民间打击匪患便颁布了法令。



    凡捉住或击杀盗匪者,经核实后当地官府必须发放赏银,而且这笔赏银还是由本地县衙财政承担。



    因为是各地自己出银子,所以梁国各地的赏银标准便不一样了。



    有些富裕的府县能出到五两赏银一人之多,而中等富裕的府县大多是二、三两银子一人。



    到了信州这样的穷县,便只能出到一两银子一人了。



    徐漠这次击杀了三十人,捉住了六人,这么算也才只是三十六两银子。



    而三十六两银子对一个县来说其实是微不足道的,但即便是这么一点钱,胡知县也舍不得给出去。



    祁师爷道:“大人,不是徐漠要求要见您的,人家本来都要走了,是我主动留住了他,请他进来的。”



    “啊!是你?”胡知县很是疑惑。



    祁师爷马上道:“大人,徐漠不会向您索要赏银的!”



    胡知县微微皱眉:“祁师爷,你也是,人家都要走了,你就让他走吧,怎么还请进来了呢?”



    祁师爷道:“大人,徐漠他们击杀了这么多匪贼,也算是为民除害了,您身为信州县的父母官,怎么也得见见人家,夸上几句吧?”



    胡知县听后无奈的摇了摇头,自语道:“唉,真是麻烦。”



    祁师爷继续道:“大人,我希望您去见徐漠一面不光是因为这一点......对了,大人您可知道宁家的珍馐楼为何会从之前的寂寂无名,变成如今的家喻户晓?”



    “为何?”胡知县问。



    祁师爷重重道:“正是因为这个徐漠!”



    “哦?”胡知县十分意外。



    祁师爷马上把自己知道的有关于徐漠的事都说给了胡知县听。



    胡知县虽然有些吃惊,但还是没明白过来,便问:“祁师爷,你能不能说得再明白点?”



    祁师爷差点就翻了个白眼,心想我都把话说到这么明白了,你怎么还听不懂呢?



    祁师爷道:“大人,徐漠能让珍馐楼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生意火爆,而且他还发明了香皂和肥皂,这说明他非常精通商道,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呀!”



    胡知县不否认这一点,便缓缓的点了下头。



    祁师爷道:“知府大人好几次都说了,咱们信州县目前的商业税收太低,这一点不光影响朝廷对大人的印象,也对大人您的考核相当不利呀!”



    听到这话,胡知县不由皱起了眉头,因为这都关系到了他下一任的去处。



    胡知县很想去个富点的县,实在不想再在穷县里熬日子了。



    祁师爷继续道:“大人,咱们何不借此机会请徐漠帮帮忙,只有他肯出手,咱们信州县的商业便极有可能发展起来,那样的话,商业税不就能大大增加了吗?”



    胡知县终于明白过来,恍然大悟的点头道:“没错,没错!还是师爷你想得深远,信州这破地方,农田又少又贫瘠,唯有发展商业才能提高税收!”



    说起信州县的地理位置,它是距离北面魏国边境最近的县城。



    按正常情况来说,外国商队通过信州县作为中转地,去往梁国各地是最节省时间的。



    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外国商人绝大多数都选择了隔壁合阳县中转,而合阳县到边境的距离要比信州县还远上将近一天。



    这也直接导致了合阳县的商业发达程度超过了信州县许多。



    换句话说,本来应该归信州县收的商业税,眼下有八成多都被隔壁的合阳县给收走了。



    当时胡知县刚到任时,曾雄心勃勃想要将外国客商都吸引过来,所以他才会组织乡勇前去剿匪,目的就是让来往的客商们能有安全感。



    虽然最后匪患是消除了,但外国客商却依旧不来,还是走合阳县中转。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