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垒个茅坑都费劲(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这一日晌午,用过午饭,陈朝带着秦相如,来到青山县烧制青砖的砖窑。



    砖窑面积并不大,但窑口却不少,足有五座。



    一打听,这里还是官窑,平时负责烧制青砖,运进京城建造房屋。



    这个时代,也不是谁都能用青砖建造房屋的,非达官贵人不行。



    大灾之下,砖窑里被安排了不少受灾的百姓,这里俨然就是一座小型的庇护所。



    “带砖窑的师傅来见我。”



    陈朝吩咐道。



    很快,秦相如带来一个姓“吴”的,脸上都是褶子的烧砖老师傅,前来面见陈朝。



    陈朝并没透漏自己的身份,以富家公子自居,陈朝将自己煅烧水泥的计划初步与吴师傅说了。



    初闻,吴师傅只觉面前这位长相英俊,说话中气十足的富家公子胡闹。



    烧石头,还要加上铁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不是胡闹是什么?



    但陈朝侃侃而谈,有备而来,吴师傅听到后面,慢慢闭上了嘴巴,心里只觉震惊和跃跃欲试。



    若真如这位贵人所说,锻造烧纸出来的水泥,建造出的房屋坚固无比,他倒是想试一试。



    “……大致就是这样,砖窑也得经过一番改造才行,保持绝对的高温,温度大概在一千四百多摄氏度。”



    “一千四百多摄氏度?”吴师傅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新有名词。同时他也知道,这个摄氏度应该是温度的衡量单位,但一千四百多摄氏度到底是多高,他不太清楚。



    看出吴师傅的疑惑,陈朝想了想。



    最后灵光在脑海一闪,看着身后的砖窑,“吴师傅,平时你们烧制青砖,需要多少度?”



    吴师傅伸出粗短的指头,挠挠头,“这谁知道?我们都是凭借多年的经验烧制的。”



    这话说的没错,这个时代,还没有专门测量温度的精密仪器,全靠上了年纪,有经验的师傅判断。



    “大概在九百到一千一百多摄氏度,通常要在砖窑里烧纸四至七个时辰。”幸亏前世陈朝业余时间,对古代的建筑有所研究,对青砖的烧制也是门清。



    不同于青砖,红砖所需的温度就要低一些,时间更短一些。



    或许也可以叫砖窑生产一些便宜又好用的红砖?用来帮助灾民建造房屋?



    陈朝有些异想天开。



    “四至七个时辰?”吴师傅仔细想了想,眉头一皱。



    嘿,还别说,真是这个时间段,这人真是神了唉。



    对一个人有了崇拜和好奇,那对他的话就会下意识地表示赞同。



    如果一开始,吴师傅还以为陈朝是来胡闹的,那么现在,吴师傅倒是相信,在陈朝的带领下,或许真的可以烧制出水泥,造福百姓。



    后续的半个时辰,陈朝和吴师傅侃侃而谈,交流着其中的一些细枝末节。



    秦相如在一旁,半句都听不懂。



    他有个疑惑,相爷是怎么知道这些的?难道博览群书?



    “总之,保持煅烧的温度是一个难题,麻烦吴师傅多实验几次。”



    “不麻烦,不麻烦。”



    “若是吴师傅能弄出水泥,我保证有一份天大的奖赏摆在您的面前,就算入朝为官也未尝不可。”陈朝说罢,看了身边的秦相如一眼。



    秦相如赶紧点头,摆出自己的官架子,“对,若吴师傅能烧制出水泥,本官亲自为吴师傅请赏。”



    吴师傅感动地全身颤抖,赶忙跪下拜谢,“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



    数日时间眨眼已过,青山县因为陈朝的到来,发生一系列的改变,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