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县试开始了,考生们懵逼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第十八章县试开始了,考生们懵逼了!



    胡惟庸胡大老爷关上门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可这次轰轰烈烈的恩科可没消停。



    县试、府试、院试,一共组成了童生试。



    考完这三场考试,才能成为秀才。



    一轮又一轮的考试在不断的筛选着大明的读书人,只有那些真正聪明、天赋异禀的,才能在这个时代的科举之中异军突起。



    三试过后,童子试终于完成,一应拿到了童生资格的士子们,才终于有资格说一句自己是读书人了。



    没个功名,哪怕你书读得再好,也等于没有文凭在手,憋死了也只能说自己“粗通文墨”啊!



    不过,还没等他们享受一下杀过千军万马的成就感呢,新一轮的考试,又得开始了。



    乡试!



    别看名字土,甚至听起来还没县试威风。



    可得去专门的贡院,由一省学政专门组织,关在里边慢慢考的专业考试。



    可以说,从这个时候开始,士子们才算真正踏上科举之路。



    之前那些?



    勉强算?热身吧!



    不然,怎么能叫童子试呢?



    说白了,就是糊弄孩子的玩意儿而已!



    而在乡试过后,还有会试和殿试,那更是难如登天的关卡。



    因此,古代士子金榜题名的难度,远比想象中的要大。



    但即便这样,读书人依旧是前仆后继的涌入了科举这一条崎岖小道。



    毕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啊。



    想要改变命运,鲤鱼跃龙门,只能读书考科举。



    而且,今年忽然之间开恩科的原因,一众士子就没有心里不清楚的。



    都明白,今年的恩科,考录的人数可能要超过往届科考,那一应人等,谁乐意放弃?



    于是,无论年纪大小,但凡还对科举之路有那么一丝想法的士子,今年全冒出来了。



    那么多官位,急需人员补充。



    不说会试和殿试了,哪怕是在乡试之中,夺个举人的头衔,当官的概率也很大啊。



    而明初之时,士子尤以江南为盛。



    毕竟物产丰饶、商业发达,民众有了点余钱之后,自然就希望自家子弟能突破原本的限制,往上层挤一挤。



    而于眼下的大明来说,没有比科举更好、更稳妥的路子了。



    所以,当江南考场到了开考这日时,考场门口简直堵了个水泄不通。



    乌央乌央的士子们,拎着小包袱一个个的通过考场门口的检查排队进入。



    对于舞弊,每年都得查出点事儿来。



    因为这事儿牵扯太大,所以考场门口的检查格外严。



    馒头?掰开看看!



    毛笔?拧下笔头看看!



    铺盖?拆开看看!



    可以说,但凡是有一丝可能藏东西的地方,士子们都得老老实实地等候守门兵丁的检查。



    纵然有不服气的,可抬头看着众人那老实模样,自然知道这会儿要是撒个泼、闹个脾气会是个什么下场。



    直接赶出考场都是轻的,若是断了以后的科举之路,那怕是当场投河的心思都有。



    好不容易抱着一堆零零散散的东西进了考场以后,还得博一次运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