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早朝上的弹劾闹剧(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nbsp;朱元璋这个“地主老爷”觉着挺好的,你杨宪一个当长工的忽然冒出来说不好,你算老几?



    不过,朱元璋心里不舒服归不舒服,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



    而另一边的李善长,先是吃了一惊,随后差点当场笑出了猪叫声。



    不怪李善长笑。



    因为他上门退婚一事,他跟胡惟庸已经实际上割裂了。



    而胡惟庸辞掉丞相一职闭门谢客之后,其实就已经主动跟淮西那帮老兄弟们切割了。



    如今的胡惟庸,固然跟淮西一派还有不少香火情在,但实际上,就是孤家寡人一个。



    如果硬要说胡惟庸是谁的人,那实际上,他是朱元璋的人。



    没错,胡惟庸如今折腾来折腾去,把自己折腾成了“孤臣”!



    而这种人,看似孤立无援、孑然而立。



    可实际上呢?



    特娘的,你得罪他就等于打了朱元璋的脸!



    老对手干出此等不智之事,李善长不笑才怪。



    李善长在笑,刘基刘伯温则是满脸的忧色。



    他是朝中少有的几个看得清楚的。



    他同样发现了胡惟庸如今定位、身份的改变。



    所以,刘伯温清楚的知道,杨宪今次怕是要碰一鼻子灰了。



    因为,如今的胡惟庸不结党、不营私、不揽权、不贪财,低调得简直不像是个当过宰相的人。



    若不是今天事情牵扯到了胡惟庸,才猛然间提起他的话,朝堂之中还有几人能想起他?



    可偏生就是这么一个人,朱元璋一旦有事,便毫不犹豫的把人叫了出来。



    结果,人甭管外面名声如何,至少在朱元璋这里,觉着胡惟庸差事办得非常好。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胡惟庸才是真正简在帝心之人啊。



    而杨宪呢?



    当上右丞相之后,在一声声杨相的称呼之中,飘了啊。



    此事居然都没跟自己商量一句,便直接在朝堂之上发动了。



    呵呵,碰碰壁,让杨宪冷静一下,或许也是个好事。



    到底是当过朱元璋军师之人,事情的走向完全按照刘伯温心中所想。



    朱元璋压根没怎么搭理杨宪以及站出来的这一批人,咂咂嘴,甚至都没怎么发表看法,冲着一旁的宋利摆了摆手,便直接宣布退朝了。



    杨宪人都傻了。



    这算啥啊。



    怎么连答复都没一个啊,他这个右丞相难不成就这么不值钱?



    杨宪这会儿已经不仅仅是盯着胡惟庸或者淮西人了。



    在他看来,这还是体现他自己地位、权力、威名的一战,绝不容有失。



    因此,下朝后,脸色铁青的杨宪直接开始安排了。



    他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朱元璋不打算在朝堂上处理。



    那行,那他就找几个学子,让他们发表看法,顺便将他们的话,记录在册,递给朱元璋。



    他就不信,这样都还不能把事情闹腾起来。



    他杨宪、杨丞相,绝不轻言放弃的!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