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水稻增收有妙诀第一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周宗回到南京,带回来熏鸡和用冰镇着的熏千张。



    千张切成丝了,只有后面的一部分是捆扎着的。



    也有鸡蛋酿,这东西目前南京见不到的,只有广西才最愿意用各种酿。



    “终于不用叫人试吃了,那二十个大坛子里面放了什么?”



    朱元璋一回到‘家’,整个人便放松下来。



    他看到吃食,等着别的菜做好,就能吃了,顺便瞅一眼坛子。



    “爹,这是村子给的酱,咱们给他们海鲜干,他们还礼。



    信中说,咱们酿的酱是臭酱,只不过做得好的情况下,臭酱不臭。



    村子做的是酸酱,同样,酸酱不酸。结果口感其实一样。



    咱们的酱缸里面有蛆,他们的没有。”



    朱标介绍,信中就这么写的。



    关键那二十坛子还是豆豉酱,有豆瓣的比没豆瓣的好吃。



    “不生蛆好!好!”朱元璋知道做酱必然生蛆,不知道为什么。



    “要不要做酱的方子?烤鸭的方子送来,另给了八丸救急用的安宫牛黄丸,所对症状有写。



    周宗说村子里长提议,可在市舶司设立好的酒楼,赚洋人钱,烤鸭洋人爱吃。”



    朱标边说边把药取出来,放在桌子上。



    朱元璋拿出来说明书看,不时点头:“这药厉害,对症可救命,怀孩子的不能吃,哎呀!还有用药和炮制方法。”



    朱元璋看到后面吃惊,本以为救命的药很珍贵,不曾想给出来了。



    显然人家从未指望拿药来换人情,手掌握着此药,哪个大臣不得掂量掂量?不怕得对应症状的那时无药可用?



    “爹,牛黄和犀牛角少,故此村子所做不多,麝香本地有,其他的即便珍珠亦不难寻。”



    朱标看过方子,金箔有钱就有,犀牛角属于外来的,牛黄要看运气。



    朱元璋放下说明书:“叫洋人多运犀牛角,别处去找牛黄,命太医院先试制,送村子验证,药材给村子多送几份。”



    他决定做,时刻准备着,有用的臣子和宫里都给,遇到症状赶紧吃。



    “又给好东西了?”马皇后端两盘菜出来。



    “娘,救命的药。”朱标起身接菜。



    “村子里既然能做药,皇家储备的药材,分一些送去,他们不方便去各地买药材。



    有药材,他们做出咱们不知道的好药,也会给咱们送。”



    马皇后拿起说明书看一遍,里面对应的症状中有几个一旦出现,人说没就没。



    若症状轻,吃这个丸还能养着。



    药是真是假,问太医院的人,再找人试试便知,想来对方不会给害人的假药。



    朱元璋去洗手,搓香皂:“要送,没药材他拿什么给咱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等他回来,直接用手抓一个熏鸡腿咬一口,待咽下:“好吃,比之烤鸭也不遑多让。”



    “方子要了,带药材去要。”马皇后有要的底气了。



    ……



    第二天早上,二百人与五十个人赶车到下丘村。



    他们属于长期雇工,干到收稻子时回去,收完借他们牲畜种油菜和苎麻,种好了回村子工作。



    砖混结构的房子必须熟手,一个月的工夫凭现在的建筑能力,盖不出来村子的建筑群。



    二百人精气神有了,东西拿回家算工钱,自己住村子里吃饭,家中省了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