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御前奏对(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整个上午,赵?在解释疫病“原理”及传播途径这一块内容上花了大量的时间与经历,不说王中正等人写得手酸,他也讲述地口干舌燥。毕竟这块内容十分关键??若不知其原理及传播方式,如何能做到防疫管控?
就像李供奉之前对赵?的描述,疫地的医者基本上只对那些能闻出“疫气”的重症患者提高警惕,但却无法辨别其实同样携带病毒的轻症患者,对其毫无防范,以至频频出现防疫漏洞,按下一个冒起一个,最终导致疫病扩散,难以控制。
因此想要做到管控,就必须懂得其原理及传播方式。
为此,赵?尽量做到详细,且通俗易懂,因此他通篇不用晦涩难懂的文字描述,在前后起了六份草稿,字数也从二千多字提升至三千多字,这一块总算是能够让他感到满意了。
下午,赵?等人便要起草编写第二大块,也就是如何防疫,或者说防疫的具体详细章程。
这一大块,他有一半内容可以参照御药院整理的防疫章程,但更多还是参照后世的防疫标准,比如洗手、消毒、保持人与人间隔距离等等。
甚至建议朝廷制定相关法令,对隐瞒不报、随意倾倒秽物、囤积居奇等行为予以重罚。
赵?在后世时经历过一次席卷全球的疫病,这些防疫规范他都烂熟于心,但要一条一条写下来,这却花费工夫,一个时辰转眼即逝。
直到未时三刻,张贵妃又遣内东头供奉官黄昭送来一盒糕点,这令赵?有些疑惑:那位张贵妃几番示好,莫非是要拉拢我?
仔细想想,倒也不无可能,毕竟谁都知道那位张贵妃觊觎皇后之位。
但他怎么也不至于掺和官家的私事呀。
话说回来,这盒糕点确实不错,用料讲究,做工精细,嚼在嘴里软绵绵的,甜度也适中,相较后世赵?吃过的那些更为出色,确实无愧于禁中贡品。
临近黄昏,防疫这块的数千字初稿也基本写成,但修改却是来不及了。
为此绞尽脑汁的赵?,连晚上用饭都没什么胃口,稍微应付了下便到他的那张小榻倒头就睡,令赵祯颇有些哭笑不得。
顺便一提,当晚赵祯依然还是前往宁华殿,找张贵妃侍寝。
次日,也就是正月十四,赵?等人依旧从早晨忙碌至下午,在删删改改写了数遍后,防疫章程这块也编写成了,为此王中正等人一个个写得手都酸了。
在确认并无谬误与疏漏后,赵?将这一沓札纸塞入封皮,带着王中正等人来到偏殿。
此时赵祯仍在殿内批阅札子,王守规率先注意到赵?,低声提醒:“官家,小郎君来了。”
赵祯抬起头来,微笑着问道:“写完了?”
“啊,写完了。”赵?将札子递给迎上前来的王守规,后者恭敬递给赵祯。
“还挺像模像样的。”赵祯笑了一句,目光一扫札子的封皮,念道:“《泛疫病防治管控规章》……”
什么规章?
修起居注的曾公亮惊讶地转头,他还以为官家给那小子布置了练字的任务呢。
“即凡是疫病,皆可按此规章展开管制。”赵?解释道。
好大口气!
在曾公亮侧目之际,赵祯亦是惊讶地一挑眉,取出里面的札书,一张一张仔细观阅,渐渐神色凝重。
期间,王守规亲自搬来一把凳子,又吩咐人准备茶水,请赵?坐着等候,这让看在眼里的曾公亮有些犹豫是否要给这宦官记上一笔。
突然,赵祯冷不丁开口:“王都知,日后宫人饮水,必须饮用熟水,不得饮用生水。”
“……是。”
王守规一脸迟疑地应命,不明就里。
事实上,宫城之内极少饮用生水,别说官家与后宫的娘娘们,哪怕是寻常的宦官、宫女、禁军,也常以茶、酒代替饮水,除非是实在渴了,否则不太可能饮用生水。
相比之下,寻常百姓就没那么讲究了,尤其是穷困人家,喝生水的比比皆是,一来是便捷,二来,烧水需要木柴、木炭,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赵祯也想到了,他甚至还联想到了五年后他汴京遭遇水灾所导致的大疫。
思忖半晌后,赵祯吩咐王守规道:“召诸位相公前来奏对。……叶相公也一并请来。”
“是。”见官家神色严肃,王守规赶忙派人去请。
大概半个时辰左右,陈执中、文彦博、宋庠、庞籍、高若讷几人陆续来到垂拱殿。
“得见陈相公康复,下官心中稍安。”
赵?起身向陈执中拱手作揖。
陈执中人老精滑,猜到此子用意,心中感激之余,亦笑着回礼:“多亏了官家委托小郎君送来的御药,老夫喝下后顿感神清气爽,药到病除……”
“毕竟是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