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力挽狂澜的于谦!希望曙光!(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陛下,于侍郎是难遇之奇才,未来必成朝之肱骨,国之栋梁!”



    “是啊,于侍郎才华横溢,能力卓绝,他也为国在外巡抚多年了,基础已然夯实,不若便调回京城为陛下做事吧!”



    朱瞻基稍作思虑便干脆的点头答应了。



    “杨老先生是三朝重臣,既然有二位为他作保,又有天幕预言,朕自然没有放任人才在外的道理!来人,拟旨,传召于侍郎回京述职,留任京官!”



    朱瞻基倒是想借此机会给于谦升个官,但他现在兵部右侍郎的职位本就是当初明仁宗朱高炽大为欣赏他越级晋封的,再往上就是兵部尚书了,现在的兵部尚书邝?干的挺好的,没有取而代之的道理,反正先给人弄回来再说。



    这么个宝贝疙瘩,搁在外面太浪费了!



    ……



    天幕继续播放。



    很快,于谦便用实际行动向朱瞻基证明了他不是浪费,而是暴殄天物!



    朝中许多还在犹豫不决着被于谦一嗓子吼回了理智,清醒了过来。



    以吏部尚书王直为首的无数朝官站出来公然支持于谦,将徐?南迁的声音彻底打压了下去。



    临时代理皇帝朱祁钰虽然参与不了朝官的争吵,但他脑子还算清醒,见势头已定,便干脆利落的把防守北京的任务全权交给了于谦。



    权力交争取到手了,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怎么做。



    于谦显然是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他方一上任便立刻快刀斩乱麻的将朝中凌乱的局势理的顺顺溜溜的,让整个北京城从皇帝蒙尘的慌乱中镇定了下来,再次成为了一个铁桶之城!



    天幕悠悠然的在视频的左侧贴上了一张图,图上清楚的将于谦上任后所做的事情井井有条的罗列了下来,视频右侧则是缓缓的一幅幅图片接连随着文字出现。



    看不懂的人能从图片上隐约揣测出此人十分厉害,而这也足以让他们充满敬佩。



    而能看懂的人则是心头大震,连连叫好!这个决策恰到好处,那个决策就该如此!原来这里还能这么做!



    细化的暂且不论,于谦此时的所作所为归根结底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多方运筹解决了两大难题。



    一个是军队,一个是粮食。



    在主力部队全都埋在了土木堡的当下,于谦软硬兼施,多方周转,最终竟然在这般困难的情况下重新拉起了十万大军!



    虽然这些军队大多都是预备役和后勤人员,但此时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另一方面,于谦显然不是王振那种会眼睁睁看着军队饿死的蠢材,但主力部队出发时已然带走了北京的大部分储备粮,粮食从哪里来呢?



    这就不得不说于谦的睿智和聪明了,他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



    “受召进京的军队从通州入京,士卒各取粮,运送至京城。”



    通州是当时离京城最近也最大的粮仓,粮食虽多,但人手不足也很难短时间内运入京城,人数众多的军队恰在此时解决了这个问题。



    就这样两个看似简单的举动,却把北京城的一盘死局硬生生的盘活了,不仅如此,他还反过来利用了劣势转化为了相对条件下的绝对优势!



    多么聪明的于谦,多么勇敢的于谦啊!



    国之将倾,力挽狂澜,此乃国士无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