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刘彻朕要诸葛亮,朕要诸葛亮!!(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所以,臣以为,一个令行禁止行之有效的法典极为重要!!”



    【刘备入主蜀地后,诸葛亮考察民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了蜀汉的官方法律大典《蜀科》!!】



    要想社会有发展,必要使得社会先安定!!



    足以见得,诸葛亮的政治敏锐度有多么的恐怖和一针见血!!



    刘备知道这事儿后,还有些犹豫的问,“非要如此么,咱们毕竟刚来,缓和一阵子可好?”



    诸葛亮并未依从他单蠢的主公,坚定的将法条实施了下去。



    后来,当《蜀科》在蜀地行之有效的推行开,迈过了一开始的艰难,一切开始规整迅速的发展起来。



    刘备看着蒸蒸日上的国家,默默的闭上了嘴。



    待到日后诸葛亮再提出什么刘备当下不太懂的建议后,刘备便学乖了。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丞相说得对。



    除此之外,诸葛亮还在短短的时间内对蜀地进行了全方面的利弊分析。



    譬如说,蜀地各大堰堤如都江堰、山河堰等数十个堤坝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但以往争夺此地者鲜少有在意这些杂事儿的。



    等到大雨倾盆,堰坝决堤,统治者们又只会哭喊着苍天无情,百姓何辜!!



    诸葛亮与之截然不同的地方,就是能看到治水工程在治理国家方面的重要地位,并将之摆到了重中之重,甚至写到了蜀汉法典里!!



    【据记载,当年诸葛亮亲自设计用于清理淤泥的石标尺至今仍在沿用!!!(区别只是换成了不锈钢)】



    人人都说天灾不可抵抗,可早在数千年前,诸葛亮就清楚的明白,什么叫做人定胜天!!!



    因为当年诸葛亮的重视,这份对堰坝的治理思想传承下去,无形中不知消弭了多少可能出现的洪涝水灾,拯救了多少本该因“天灾”家破人亡的百姓!!



    蜀中因此千年蒙荫!!!



    再譬如说。



    刘备打天下的钱粮消耗极为恐怖,诸葛亮难道是靠着剥削蜀地百姓得来的钱财么?



    不,人家靠的是恐怖商业头脑。



    封建时代,重农抑商的思想根深蒂固,往往认为发展农业必然要打压商业。



    但是诸葛亮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农商是相辅相成的,为何不能两手同抓?



    【223年,诸葛亮提出“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



    现在百姓都穷,国家也没钱,那我们跟敌人打仗的钱哪来呢?靠着锦缎!!



    锦缎,指的就是至今仍赫赫有名价值千金的【蜀锦】。



    蜀锦在整个华夏都是贵价物,那咱们就生产蜀锦,然后卖给曹魏孙吴,钱不就大大的有了?



    这样一来,咱们蜀地的百姓可以种植桑树,可以养蚕,也可以织锦缎。



    农业,种植业,手工业,商业等等一整条产业链,一把子全带起来了!!!



    如此般之事,细数下来,不一而足!!



    为何刘备如此信任诸葛亮的能力?为何诸葛亮在蜀中百姓的心中几乎被神化?!



    为何刘禅能握着诸葛亮的手说出“政由葛氏,祭由寡人”这样震撼人心的话?!!



    难道仅仅是因为诸葛亮的忠诚么?!



    绝不!!普天之下,唯有一诸葛尔!!



    诸葛丞相之仁,绝非简简单单上街施粥这么简单。



    他囊括天下的眼界,他开阔前沿的胸襟,他令人敬佩的品格,一点一滴的源远流长,至今仍旧叫人叹服仰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