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他日,当待之以国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我也未尝不可为相父,未尝不能写《出师表》留名于世……



    然后,等诸葛亮准备出山之时会不会有感而发:亮顿感此生之思路尽在李子坤的阴影之中。’



    这一念头在李基的脑海之中一闪而过,却也明白刘焉会看重自己,除了因为刘备在介绍李基之时相当推崇,更重要的依然是那种别人的才是最好的心理。



    就好比典韦许褚的武力、忠义不在关羽之下,为何曹操独对关羽的恩典远在他人之上?



    归根到底,因为关羽是别人家的爱将,曹老板就爱这一口,如今刘焉看来也似乎也是同道中人?



    假如关羽是与许褚一并早早以白身加入曹老板麾下,未必关羽的恩宠就会在许褚之上,甚至以着关羽那傲上之性格,或因激怒曹老板被冷落也不一定。



    而如果李基没有记错的话,相当一部分正史与野史都记载过刘焉与张鲁的母亲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



    原本不过一道士的张鲁,他的汉中太守也是在刘焉的暗中授意与支持获得的。



    这等乱世,曹贼何其多也?



    只恨自己心有仁义,却力有不逮,不宜为……除贼!



    刘焉这看似浓眉大眼,一脸温厚之人,果然也是个贼人。



    李基暗中鄙夷地“呸”了一声,表面却是正色拱手道。



    “太守大人之赏识,基无以为报……”



    说到这里之时,李基略微一顿,倒是将刘备的心肝儿都紧张得提了起来。



    毕竟,刘备很清楚自己如今跟刘焉之间的差距之大,更何况李基也未曾认刘备为主。



    而刘备关心担忧于李基的安危,愿意将李基留在城中,可不代表刘备舍得让李基投入到刘焉的怀中。



    痛!



    太痛了!



    一想到那一幕,刘备可谓是心痛得难以呼吸,几觉要晕眩过去。



    悠悠苍天,何薄于备?



    备已年近二十有四,碌碌无为,幸甚与云长、翼德结拜,又与子坤相交,正欲有所作为,为何……为何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



    此刻,刘备很想开口挽留于李基,予以李基高官厚禄,荣华富贵,愿倾尽所有相挽留,但囊中羞涩之间,刘备又何来底气?



    而完全没有注意到刘备表情变化的李基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



    “只是基才疏学浅,且与玄德兄相约杀贼在前,君子一诺,重比千金,焉能相背乎?故基恐唯有来生再报太守大人的伯乐之恩。”



    刘备,大喜!



    一时间,刘备表面努力地保持着不动声色之余,两侧嘴角却有些难以自控地翘起些许。



    刘焉闻言,则不免有些许可惜。



    燕地多豪杰,却少有贤能才学之士,因此刘焉府中缺少幕僚相助问计亦是真,故以也是有心招揽李基。



    且不说李基尚未认刘备为主,就算认了,刘焉也只会更兴奋……



    啊,不,刘焉的意思是李基若已认刘备为主,刘焉反而觉得更好办。



    毕竟在刘焉眼中,如今刘备也不过自己一部下罢了,上有意,下自当献之。



    如今,李基尚是自由身,明言拒绝,刘焉反倒不好强迫,以免有损名声。



    “如此也罢,既然子坤先生执意如此,那还望先生保重。”



    刘焉略微摆了摆手,然后再与刘备略一番假情假意,收买人心之后,亲送着刘备、关羽、李基以及两千义军出城。



    不,随着刘备被授督贼曹一职,这两千兵马已然不算义军,而是名正言顺的朝廷兵马。



    而此刻,黄昏将至,斜阳将所有人的影子都拉得很长。



    自涿郡而出的大批车马缓缓向北而行,唯有刘备一行逆行朝南而去。



    只是,与向北者内心的惶恐迷茫不同,向南而行的众人皆知此行目的为何。



    所为者,杀贼救民也!



    与刘备同行着的李基,忽然听到了一句似错觉的轻声之言。



    “今日君不负我,备他日当以国士待之。”



    李基扭头朝着刘备看了过去,刘备依然在目视前方,仿佛刚刚那句话并非是他所说。



    只是,在那残阳洒下的光芒下,刘备那大得颇为显眼的耳朵,此刻通红得越发明显。



    而感受到李基似乎听到了什么的眼神,刘备恨不得立刻策马狂奔。



    如今,尚且连立锥之地都没有,却道出要将李基以国士待之的话语,这无疑太过于虚无缥缈。



    只是,这却是刘备刚刚心中最为强烈的想法,以至于不自觉地说出了出来,意在提醒自己。



    ‘子坤,肯定听到了吧?’



    ‘要不,跟子坤解释适才之言不是跟他说?不妥不妥,那岂不是欲盖弥彰?’



    ‘子坤若是追问,我又该如何答之?’



    就在刘备心乱如麻且患得患失之间,李基却没有开口说话,而是低头继续看着手中的竹简。



    欲当国士,当有国士之能。



    如今,李基自问欠缺甚多,因此几乎是争分夺秒地读着刘关张的藏书,以充实自身。



    很快,黑幕笼罩于这片燕地。



    也幸好涿县以南多为平原地带,而非崎岖山路,再兼之兵马均为燕地人士,军心可用,因此即使是夜间行军也没有发生什么骚乱,趁着夜色顺利地抵达了大兴山。



    随即,作为这两千人马的领军,刘备、关羽则是寻了个地方进行安营扎寨。



    在这个过程之中,李基也是默默地对照着军书所学进行对照,颇有感悟。



    安营扎寨与夜间行军,这二者显然都颇为考验统兵将领能力。



    其中,同样也是初体验的刘备、关羽,在李基眼中也是以着肉眼可见的速度由生疏变得熟练,最后大汗淋漓地长舒一口气,默默地回味着初体验的美好与狼狈不足之处。



    “备实乃初次统军,实在是让子坤见笑了。”忙得满头大汗的刘备,匆匆走进营帐向着李基告罪开口道。



    李基则是笑着说道。



    “不,玄德兄年少不愧曾拜卢公(卢植)为师,虽是初次统军,却也是有条不紊,令人佩服。”



    “当真?”



    刘备的眼睛略微一亮,显然对于李基的认可很是放在心中,下意识地追问了一句。



    这一下,倒是将李基给问住了。



    人家就是客套一下,你这么较真可就不太礼貌了。



    有一说一,刘备放在整?时代而言,或许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