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物是人非的三线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原本准备在长岭市区吃的,谁知道东方机械厂就在高速公路出口不远处,不等贾二虎开口,吴尼雅直接把车开到了机械厂的门口。



    大门倒是那种老式的,边上是水泥围墙,然后一条直通里面路的两旁,竖着四方四正的用砖头砌起来的门柱子。



    柱子顶上本来是有个灯的,现在也没有了。



    柱子上大门的巨大的铁活页还在,但大门已经没有了。



    大门的左边有一排平房,应该是过去的门卫,现在连门带窗户都看不见影子,只有空荡荡的房子在那里。



    再往前去是1栋3层楼的红砖房,应该是过去的办公大楼,现在门口停着几辆电瓶车,还有人在大楼的前面晾晒着被子。



    在贾二虎喊“停车”的同时,吴尼雅已经把车停了下来。



    他们推门下车,看到从1楼的一间房里,走出来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太太。



    贾二虎立即激动起来,如果她是厂里的老职工的话,肯定认识自己的母亲,甚至是自己的父亲。



    “阿姨,”贾二虎三步并着两步跑过去,问道:“请问你是这个厂的老职工吗?”



    老太太解释道:“我老头子是,我不是。”



    “那请问一下,你认识厂医院一个叫韩静的医生吗?”



    老太太愣了一下:“哦,你问的是老厂吧?老厂过去在长岭镇的山洼里,那里过去又医院,搬到这里来之后,医院就没有了。”



    吴尼雅这时问道:“你不是从老厂那边搬过来的吗?”



    老太太摇头道:“我是这里人,机械厂从乡下搬到这里来之后,征收了我们这里的土地,我们家老头子就是那个时候被招进厂的。



    老厂那边大多数都是东北来的,也有各地的知青和退伍专业军人。



    厂子搬过来后,他们绝大多数人都回原籍了,再加上后来改制,破产,现在还在厂里的,都会当初征地招进来的本地人,老厂的人几乎没有了。”



    吴尼雅又问道:“那厂里一个过去的干部都没有吗?”



    老太太摇头道:“改制的时候,原来的干部们调走的调走,退休的退休,后来是私人老板的。



    谁知道私人老板赚了钱,也犯了法,结果跑国外去了,哪里还有什么干部在。”



    听她这么一说,贾二虎陷入了绝望之中。



    这时边上有骑一个电瓶车的大叔路过,看上去有五十多岁,老太太把对方叫住,告诉贾二虎和吴尼雅,说他是厂里的职工,可以问问他。



    得知他们的来意之后,大叔摇了摇头,他也是当年土地征收时进厂的。



    不过他提供了一条信息,说老厂搬迁的时候,有一些老人既没有随厂搬过来,也没有离开,一直生活在那里,他们已经习惯了哪里的生活环境,



    要找老厂职工的话,他们很有可能知道。



    得知这一信息之后,贾二虎和吴尼雅在路边小店,简单地吃了炒米粉和瓦罐汤后,立即朝长岭镇赶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