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总算来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二人杀了他们那么多人,以黑鹰军睚眦必报的性子,怎么可能放过他们?



    “不行!你必须活下去!”



    青年不知哪来的力气,竟一把将王诚推下了马,然后赤手空拳冲向对面。



    然而,王诚比他更快了一步,一把拉住马尾巴,硬是将马拉停下了。



    他身形一闪,出现在马头前,而后将马头拧了个,又一巴掌趴在马屁股上,马载着青年朝东而去。



    “兄台,你这是做什么?”



    青年被王诚的突然举动惊住了,把王诚卷入这场战斗他已经很愧疚了,如今竟还要王诚给他垫后。



    就在这时,他耳边响起阵阵高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只见王诚已经跃上了马背,手持一柄黑剑再次对黑鹰军发起冲击。



    “哈哈!好一个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男儿当如是!”



    夜下突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紧随其后是一阵阵马蹄声。



    只见从黑鹰军的后面来了一大群人,每一个人都穿着赤红色战甲,身下是一匹匹骏马,骏马身上都套着护甲。



    看不出具体来了多少人,很多,像是无边的烈火烧了过来。



    装备如此精良、秩序如此井然,这伙人的身份已经不言而喻,必是大周边军!



    原本已经准备包抄王诚的一众黑鹰军立刻掉头,对准着来人。



    “哈哈!没想到老子这小小的马头镇竟让黑鹰军惦记上了,小崽子们,你们不是早就想跟黑鹰军较量吗?机会来了!”



    说话的还是先前开口的那人,听语气应该是个中年男子。



    “小崽子们,给老子全力冲杀!”



    随着他一声令下,这伙儿边军向黑鹰军发起了冲击。



    黑鹰军虽已经不到千人,更准确地说还能动手的只有八百多号人,比这伙儿人少了数倍,但依然无所无惧地向对面冲杀了过去。



    “轰!!”



    两方人马如同两股洪流,悍然撞在了一处,顿时人马横飞,血肉飞溅。



    什么武士武师,什么武道宗师,在这巨型绞肉机中统统都得刮层皮,个人武力在这滚滚大势下显得微不足道。



    这血腥、残暴的画面深深震撼了王诚,果然应证了那一句诗: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王诚没有出手,两方人马已经绞杀到一块儿,他这个时候冲进去很可能被人误伤,或者误伤别人。



    厮杀并未像想象中持续了很久,一次对冲之后,黑鹰军朝西而去,连同伴的尸体都没有去收。



    这是黑鹰军的习惯,或者说是命令,所有重伤、身死的士卒都不会有人停下来救治或者收尸。



    因为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向前,永不回头!



    也许这会让人觉得没有人性,但夏国的臣民不会这么觉得,他们崇拜英雄,战死的人会被当作英雄,苟且偷生之人将永世唾骂。



    因而,在见到同伴离去之后,还能动荡的黑鹰军悍然冲向大周的边军,已经明知活不了的人直接抹了脖子。



    “他娘的!溜得真快!”



    开口的还是先前那人。



    王诚也终于看到了对方。



    确实是一位中年男子,高大威武,披坚执锐,骑着一匹近一米七的骏马从众人中缓缓走出。



    他看着留了一地的黑鹰军,没有一个活口,不禁动容道;“还真不愧是夏国最精锐的军队,对自己都下得去手!”



    忽然,他想到了什么,驱马来到了王诚跟前。



    在看清王诚的脸时,他不禁一怔。



    王诚在看清这人时,也是一怔。



    “是你!”



    两人几乎同时开口,随即露出笑容。



    这中年男子不是旁人,正是白天跟王诚一块看斗马的那人。



    王诚看着对方一身将军装束,立刻回过神来,行了一礼:“见过将军!”



    中年男子拍了拍王诚的肩膀,戏谑道:“免了吧!你小子刚才单枪匹马冲杀黑鹰军都不怕,还怕老子这区区中郎将?”



    “原来是中郎将!”



    王诚暗暗吃惊,没想到白天聊了几句的中年男子竟有此等身份。



    中郎将初设于一统天下的宣王一朝,原本负责统领宫中禁卫,大周四分五裂之后,中郎将的名号不再限于军中统领,也加于武官。



    周昭武即位之后,非常看中兵权,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品秩为“比二千石”。



    简单地说,在大周整个西北军中,中年男子都是数得上号的。



    “爹!你总算来了,你要是再晚一步,你只能给我收尸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