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鹿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咸阳宫,大钟轰鸣,一连九响。



    掌管宗庙礼仪的“奉常”为这次的燕使朝拜,早早就准备好了一整套的礼乐流程。



    太乐丞一声令下,三百名身穿绛衣的乐官们立马叮叮咚咚的敲了起来。



    先是一排排编钟发出声音,紧接着鼓、笙、琴、瑟等乐器也开始奏响,共同演奏出悦耳动人的古老曲歌。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



    曲声悠扬,充满了欢快和乐之意,正是被称作《小雅》之始的《鹿鸣》。



    此诗本是周天子宴会群臣宾客时所作的乐歌,如今在秦王接见燕国使臣时使用,是为了显示其怀柔之意。



    只要你诚心归附,我便将你当做宾客接待,好吃好喝招待你。



    但如果你要负隅顽抗,与我为敌,那下次演奏的便不是这《鹿鸣》之音,而是《无衣》、《采芑(qǐ)》、《出车》之类。



    此曲,既是怀柔燕国,更是演奏给魏、楚、齐三国所听。



    赵佗的心思全然不在悠扬乐歌中,他虽面色从容,但此刻即将见到那位“千古一帝”,心情岂会没有起伏。



    “燕使觐见!”



    “燕使觐见……”



    负责接待宾客的司仪大臣和传声的侍从发出一波波声浪。



    昌平君亦微笑指引。



    荆轲整了整衣衫,在殿门前脱下鞋履。



    赵佗也跟着脱鞋,脚上只留洁白的足衣。



    所有人入殿都必须脱下鞋履,所以脚部的卫生很重要,若是在这种重大场合,出现什么奇怪的味道,那可是极其要命的。



    荆轲面不改色,怀抱盛装了樊於期首级的铜匣迈入殿中。



    赵佗则捧着卷起来的督亢地图,跟在其后。



    咸阳宫的正殿宏伟壮丽,足有上百米的进深,里面金装银饰,珠玉镶嵌,自有一番华丽气象。



    特别是一眼就能看到的,用以支撑宫殿穹顶的大柱,不仅数量有上百根之多,而且根根粗壮,起码要两人才能环抱。



    “怪不得荆轲会失败,给我一根这样的柱子,我也不惧任何刺客。”



    赵佗心中嘀咕,脑袋里冒出两人绕柱转圈的场景,心情放松不少。



    这时候,随着乐曲演奏完毕,殿上的谒者高喊道:“趋”!



    荆轲和赵佗立马小步向前,向殿中快走。



    按照礼仪,与地位尊贵者见面时,必须要趋,也就是迈开脚小步快走,以示对对方的尊敬。



    若是走的慢了,那就是不敬,是不讲礼。



    所以“入朝不趋”常常和“剑履上殿”相联系,是只有顶级权臣才能拥有的待遇。



    自从吕不韦死后,秦国似乎就没听过有人享受过此等殊荣。



    赵佗低着头,捧着地图跟着荆轲快步进入殿中深处,同时他用眼角的余光扫视站在大殿两侧的秦国臣子。



    站在殿内靠前位置的大多数都是些中老年人。



    赵佗估摸着,历史上有名的尉缭、姚贾、冯去疾、王绾等人肯定在里面,只是赵佗分不清谁是谁,他唯一认识的也就是昌平君、蒙裕、李斯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