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袍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你也是庚什的吧。外边天冷,快进来暖和暖和。”



    那大汉说着,伸手拍了拍旁边的漆黑枯草垫,意思是让赵佗过去。



    “诺。”



    赵佗应了声,提着行囊走进屋子。



    说话的汉子身高有八尺左右,年龄在三十往上,方脸浓眉,说话间脸上还带着憨厚的笑容。



    以赵佗的眼光来看,这种人一般没啥坏心眼,且做事很热情。



    而且赵佗注意到,这汉子的发髻上缠着褐布,竟也是一个公士。



    果然,赵佗一把东西放下,那大汉就热情的自我介绍起来。



    “我叫柱。柱子的柱。上原乡杨木里人。”



    赵佗笑道:“巧了,我也是上原乡人。”



    “咦,你哪个里的?”



    “朝阳里。”



    柱一脸惊喜,对旁边的另一个黑瘦男子笑道:“黑臀,看到没,又是我们上原乡的人,这一什都有三?了。”



    说完,柱又转头,指着那黑瘦男子介绍道:“这人叫黑臀,是上原乡墨石里的。他妈生他的时候,发现这娃屁股是黑的,就起名叫黑臀了,哈哈哈。”



    屋子里其他几人也都哈哈笑起来,一个皮肤略白的青年打趣道:“黑臀你倒是给我们看看呀,你这屁股到底黑不黑。”



    黑臀倒也不怵,真的从土台上爬起来,对屋中众人撅起屁股,嬉笑道:“来呀,乃公还怕你们不成。你们要看,乃公就给?们看。”



    屋子里响起一串欢快的笑声,充满了快活的氛围。



    赵佗也跟着笑。



    这年代庶民黔首的名字都挺奇怪的,因为他们没有姓和氏,一般只有一个名,而且取名的时候大都是随意取的。



    或是指着周围的东西,比如叫“石、山、柱”。



    亦或是某种动物植物,比如“葵、雉、鸟”。



    还有根据孩子的情况或者自己生孩子时候的心情,比如眼前的“黑臀”,亦或是“惊、喜、哀”。



    当然,还有一些人懒得取名的,就直接让娃按着伯仲叔季的叫。



    老大叫伯,老二叫仲,一路顺下去,直到老幺叫季。



    至于姓和氏,那是贵族才有的东西。



    当然,随着诸国混战,许多曾经的贵族沦落变成平民,他们的后代也是带姓氏的。



    就像那陈涉、吴广、刘季之辈,光听名字就知道人家祖上也是阔过的。



    大家笑完了,黑臀反应过来,指着赵佗说道:“不对。你说你是上原乡的人,可是你这口音不像啊。”



    “我是?民。”



    赵佗解释道,将手里的“验”递给柱看了看。



    柱瞅了眼,点着脑袋:“是的,上面写的是我们上原乡,虽然是?民,但也是同乡。”



    ?民,也就是招徕之民,泛指六国移民。



    他们受秦国政策吸引,离开故国跑到秦国落户安家,会被分配到一些土地,然后免除一段时间的徭役,让他们专心从事生产。



    这项政策在秦国实行已有几十年了,用非常优惠的移民待遇吸引来了大量的三晋之民,极大提高了秦国的国力。



    只不过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这项政策已经到了快废除的边缘,因为秦国再也不需要吸引六国移民了。



    等灭了六国,天下庶民皆是秦人。



    柱一解释,大家恍然,对赵佗的口音就不奇怪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