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京城布局的深远意义,靖禹的秘密小工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顺天整体布局大致分为外城、内城、皇城。



    一般的行政区又按照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域来划分,每城又有所属的坊。



    坊,也就类似后世的街道或社区。



    一道神识笼罩之下,朱瞻?瞬间便将在整个顺天看了一遍。



    脑海中想着刘永诚给自己介绍的,关于顺天如今的布局各司官署,朱瞻?一处处观察着。



    顺天府,论行政长官,那自然就是顺天府尹了!



    其次是大兴、宛平两县的知县,不过俩县衙,虽说在城内,但负责的区域却只有东郊和西郊。



    而城内的所有事务,则是全部由五城兵马司、五城巡城御史管辖。



    兵马司的上级是锦衣卫!



    巡城御史的上级则是督察院!



    一切,全部由皇帝直接统御这个顺天,权力全部集中归于皇帝一人。



    神识再次拔高,将整?京城收入眼底。



    如今的顺天,虽说老爷子已经大肆修葺了,可还是没有达到后世那般的繁华。



    外城说是城,可该有的规制布局还是乱糟糟一片。



    不过到处都是可见的工人,还有修葺的地基等等,正在加速修建当中。



    “嗯,记得在嘉靖年的时候,外城也没有安全建成。”朱瞻?将目光移开。



    大明顺天衙署,按照文东武西布局。



    依据五行,东方主生,文臣主管“生”;西方主杀,武将主管“杀”。



    就连城门也是按照如此规律命名。



    比如:大明门东边是崇文门,西边是宣武门。



    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在东边。西边有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太常寺、通政司、锦衣卫等官署。



    其中兵部之所在东边,则是因为大明兵部,并不掌管实际的军队调遣和指挥,而是掌管与军事相关的“非军事”类事物,如武官的任免、作战图纸的收藏、武器装备的管理、军事仪仗的使用等。



    大名鼎鼎的刑部、督察院、大理寺三法司,因为杀伐太重,离家太近,不吉利,所以安排在了城西。



    “啧,单从京城的布局就足以看出,老爷子对文官的防备与压制之心了,可惜兵权最后还是出去了……”看着京城的布局和用心,朱瞻?暗暗叹息。



    从洪武到宣德始终都在压制文官,最终还是没压住。



    “好不容易出个武宗,眼看大明兵权又要回到皇帝手里,结果还意外落水,之后又上来个把文武集团全部把玩在手心里的嘉靖,结果,唉……这货不说也罢!”



    一想到后世大明种种,在结合老爷子这些为后世儿孙,为帝国殚精竭虑的布局统筹,朱瞻?也感慨良多。



    收起心中的感慨,朱瞻?开始对这个京城(之后就用京城代替顺天了,按照迁都之后顺天就改成北京了)进行灵石布局,毕竟以后这里是整个大明的核心。



    一座庞大的护城大阵是必须的!



    道经的阵法篇里,讲了很多大阵,朱瞻?这才要布局的大阵名为‘三才连环星斗大阵’攻防一体的那种。



    三才为天地人三才。



    连环则是指三才互相嵌套。



    星斗自然是指日月星辰这些周天星斗了。



    这座大阵,以灵气驱动,吸收天地人大势与日月星辰周天星斗之力。



    一旦遭到攻击,就能开启,进行防御和反击!



    白天,可吸收大日烈阳,进行火攻,晚上则是寒月星斗,牵引星辰之力攻击,甚至是域外陨石。



    一切只要灵气足够它就能发挥出应有的力量!



    以皇宫为中心,有灵脉作为基础,地基堪称牢不可破的那种!



    就在朱瞻?忙着规划大阵区域,选择阵眼的时候,此时,在西边的一座府邸中,正发生着一件事。



    靖府。



    一处幽静的小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