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深刻的理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从四月开始,苏洋和他的创始人们一起出现在公众面前,围绕着这位创始人的讨论就一直没有断过。

    伴随著《青春纪念册》迅速流传开来,「电子图书」的风潮,由东大的学生持续扩散至上海滩的各所大学。

    工科院校。

    交大。

    振华高等专科学校。

    师范院校

    还有外语学院和理工大学。

    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所有人,让他们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

    从4月下旬到5月上旬,每个周末,他们的工作人员都睡不着觉,每天晚上都在服务器上搜集资料。

    这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种感觉,很好。

    当四月份的最后一份报告出来的时候。

    苏洋是真的有些把持不住了。

    张耀,众华投资的发起人,年轻时就读过清华,后来到了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读过书。

    以他的家庭条件,自然要去投资。

    张耀是第一个从国外回来,第一个踏上资本领域道路的人,对于市场有着相当深刻的理解。

    不过,这台电脑的出现完全是一次意外。

    身为一位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他很清楚一位优秀的企业家意味着什么。

    然而,这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能精准地判断出一个新的风险。

    也是如此。

    这是一所全国最好的金融学院。

    张耀将东方金融当成了自己的根据地,成立了一个名为“企业家”的组织,利用自己的关系,以及在金融界的影响力。

    他们迅速地吸引了一大群有钱有势的投资人,在他们看来,东大的企业家就是他们眼中的香饽饽。

    一辆白色奥迪在东财经济管理中心门前停下,他以系主任的身份打开了门。

    对于张耀这个“前途无量”的老同学,刘宝生当然是要亲自迎接的。

    苏洋也是真的没有想到,这个主动找上门来的人,居然就是刘宝生介绍给自己认识的。

    那是肯定的。

    对于张耀来说。

    苏洋还是个学生,没有任何的变化。

    最多也就是运气好,误打误撞地开了一家公司。

    毕竟整个东财大一届的学子,少说也得有个一二个运气好的,不说自己,至少还有张苏洋和刘苏洋。

    对他来说……

    苏洋只是一个称呼,一个称呼,并不代表着一个无法取代的人。

    “刘主任,让你在这儿等着,实在有些过意不去,你可真够热情的!”

    张耀穿着一件没有系领结的白衬衣,一头用发胶扎着,穿着一身黑色的西装,脚上穿着一双黑色的鞋子,给人一种商人的感觉,准确的说,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对于那些围观的人来说,张耀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身家过亿,是华国最顶尖的投资人之一。

    无论如何。

    就算是张耀,也配得上这个荣誉。

    “身为一家之主,我当然要亲自迎接,如果让你这样的大客户走了,那我也太没面子了。

    如何?我之前告诉你的事情,你有头绪了吗?”

    论年龄,张耀比刘宝生要小10岁左右,所以年龄上并不算小。

    但对于刘宝生,张耀还是很尊敬的,毕竟他是经管系的。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