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悔婚(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不论萧公有多少损失,奴家来赔,可好?”



    “娘子是明理人。”萧邡之道:“然事到如今,已非聘礼之事。”



    达奚盈盈心念转动。



    她知将作监掌握在哥奴手里,李十郎便是将作监右校,那此事是恰巧还是右相府在背后推动就要深思了。



    原本她有办法,此时却不敢擅自作主。



    “五郎随奴家来。”



    她笑了笑,转身拉过杜五郎到院角,问道:“五郎此番行事,可问过薛郎君?”



    “没有。”



    杜五郎被她丰盈的身段逼得退了一步,道:“快派人去告诉薛白吧,也问他能否……能否把三娘嫁……嫁给我。”



    达奚盈盈再往前一步,低声道:“此事我们理亏,不宜声张,该私下解决,否则既于三娘名声不利,也把对方架得下不来台。今日且服软,容奴家来办可好?”



    杜五郎被逼到墙边,不敢看她,却固执地摇了摇头,道:“他们趁薛白不在,逼伯母请期,我不能让他们得逞。”



    “京兆尹也姓萧,一会对簿公堂,可真有可能徒刑五郎。”



    “若下狱便能娶三娘,我不怕。”



    “那你可知,萧邡之有可能是右……”



    达奚盈盈再说话,施仲却已赶了过来,低声禀道:“娘子,杜二娘传话来了。”



    “说什么?”



    “由他们闹……”



    ~~



    太平坊,王宅。



    再过些时日,有些地方的麦子就要夏收,王?近来忙着和籴之事。



    也就是强制向百姓买粮。



    裴冕抵达书房时,只见王?刚写好一份公文。



    “来得正好,看看吧。”



    “王公,这是否压价太低了?”裴冕看过,迟疑道:“天宝五载,青稞一斗三升估价一钱,如今一斗五升才估一钱,农户恐是……”



    王?道:“年景好,收成多,谷价贱,和籴估价自是略低些。”



    其实两人都非常清楚,待这份公文发到府县,按户籍强制收粮时,地方官还要以杂色匹缎来充付,农户收到的远没有这个价格。



    再加上和籴到的粮食还得强令农户运送到县仓,路上损耗依旧要算在农户头上。



    哪怕运到了,从县仓再往上运,脚钱还是要收的。



    “只怕如此一来,又有许多逃户啊。”裴冕叹息一声。



    “那就募兵。”王?道,“河陇正缺兵额。”



    裴冕无言以对。



    这仗是硬打、蛮打,不惜花费。国库缺钱,于是强征、猛征。均田与府兵崩坏,逃户愈多,募兵愈多,国用愈缺……循环往复,虽是恢宏盛世,如何经得起这般折腾?



    劝也无益,只待往后拥立新君、宰执天下,一扫积弊!



    许久,说过了和籴之事,王?挥挥手,忽想起一事。



    “对了,杨党。”



    裴冕正要转身,停下动作,问道:“杨党又有动作?”



    王?道:“你也知我一向只管圣人差遣,不像右相总在偃月堂定计除奸。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杨党近来太嚣张了……”



    他确实很少勾心斗角,想除掉谁直接让御史台动手。因为他本职差遣做得好,圣人信任他,有这种底气。



    但最近不同,杨?、薛白也很得圣心。



    “薛白从将作监调走了一批工匠,到沣谷监造巨物了,正是为我造自雨亭的安帛伯。”



    “杨党是想查王公?”



    “原本我亦警惕此事。”王?道:“然而,我暗使人去探过,沣谷监有兵部、工部小官,以及王忠嗣之女,所造之物疑为军器……”



    此事不难探查,工匠本是以王?的文书调动的,木料场更是人多眼杂。



    裴冕听了,沉吟道:“此事往小了说,是薛白私造军器,结交边将。往大了说,却是杨党与东宫勾结。”



    王?摇了摇头,道:“右相已多次指薛白交构东宫,圣人只怕不会再信了。”



    裴冕愈发疑惑,思忖道:“若能造出有用的军器,大可不必私造,禀明了圣人即可,何必如此鬼祟?”



    “这正是我想不通之处。”王?道:“右相让你查他身世,可有进展?”



    “有,下官翻找了十年前的宗卷,发现有亲近废太子的官员出手庇护了牵扯三庶人案的官奴,譬如,皇甫德仪娘家一孙女正是如今薛白身边之婢女。而买薛平昭的谭氏,正是张九龄之妻,我已派人到荆州详查……”



    “待有结果再谈。”



    “喏。”



    裴冕低下头应了,眼中似有遗憾,退下。



    王?思量了一会,还是亲自去将此事报给了右相。



    ~~



    长安城郊,沣谷监。



    几只麻雀正歇在树枝上叽叽喳喳,享受着初夏的阳光。



    忽然。



    “嘭!”



    一道巨雷突然响起,如晴天霹雳,惊得麻雀们慌忙飞逃,倏地消失在天空中。



    木料场中,一座巨石?还在摇晃。



    匠师们已欢呼起来。



    安帛伯仰着头,看着一块巨石消失在视线中,直到脖子有些酸了才扭过头,问道:“薛郎君觉得如何?”



    薛白其实也是初次见这巨石?抛射的情形,根本不知道这算不算厉害,嘴里却是淡淡道:“不够,还可继续改进。”



    安帛伯不停用手捋着那茂密且卷曲的大胡子,盯着?梢嘀嘀咕咕起来。



    “还要改进……造更大……”



    “薛郎。”



    薛白回过头,却见是元载、王蕴秀夫妇邀他私语。



    三人遂往林边走了一段路。



    “我想将此事告知阿爷。”王蕴秀道。



    薛白遂问道:“为何急于一时?”



    “阿爷此次进京,乃因右金吾卫大将军董延光向圣人请缨攻石堡城。阿爷顾惜将士性命,欲劝圣人收回成命,董延光已借机夺了先锋兵权,以一禁军将领为先锋,与直接让将士送命有何区别?阿爷愈发被动。”王蕴秀道:“与其如此,不如让阿爷早知巨石?之事,看能否设法挽回圣人信任。”



    薛白听罢,先是看了元载一眼。



    元载微微苦笑,似在说“我知如此不好,还望多多包涵”。



    薛白竟真包涵了,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兄嫂便先回长安,将此事告知王将军。”



    “多谢!”王蕴秀径直抱拳,飒爽应下。



    元载略有诧异,含笑行礼。



    不一会儿之后,马蹄声起,这对夫妇已提前离开。



    ……



    薛白四下看了一眼,往树林里深从走去,忽然树丛中窜出一个大汉,是老凉。



    “郎君。”



    “鱼上钩了?”



    “没有,这次郎君怕是钓不到鱼了。”老凉操着浓重的陇西口音道:“今日只有一只小虾米跳了出来,为了娶三娘,把五郎告到京兆府了,是否宰了?”



    “不急,他们会悔婚。”薛白问道:“平康坊、太平坊都没反应?”



    “小人确定没有。”



    薛白不由沉吟,喃喃自语道:“真是事不过三,不肯上钩了?”



    也好,大家相安无事,那就顺顺利利地把军器献于社稷……



    第二章还在写,不知道要多久,大家不用等~~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