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结交边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杜五郎不明白会有何消息,自留在大院这边与薛崭等人说话。



    中午,管崇嗣竟真见薛白了。



    “将军一诺千金,使人护萧家到陇右安顿,薛郎可以放心。”



    “如此,多谢王将军了。”



    ……



    此事有了结果,薛白当即牵马出门。



    他一路向东,到了青门,在一座望火楼下驻马。



    不多时,田神功、田神玉从望火楼走了下来,看都不看薛白,往小巷里走去。



    薛白遂笑着招了招手,田家兄弟一愣,当即不再假装不认识,迎了过来。



    “郎君,不怕人知道我们的关系了?”



    “走,喝一杯。”



    “哈哈,郎君是真的只喝一杯。”



    田神玉大笑,却被兄长踹了一下。



    “不会说话便少说……”



    三人进了一间酒楼,薛白要了酒肉,问道:“有些时日了,你们可有升迁?”



    “郎君说笑了。”田神功道:“我们调任没多久,岂有升迁的道理。”



    田神玉则嘿嘿笑道:“郎君,我这阵子忙着成婚生娃哩,多亏郎君给的钱财,我太想邀郎君来喝一杯喜酒,阿兄偏不让。不过这事也就是刚开始有意思,久了也就那样,大丈夫还是得上阵杀敌……”



    “听郎君说。”



    薛白道:“时日不多,是时候升迁了,眼下也许有两个选择。”



    话到一半,田家兄弟已是眼睛瞪圆。



    他们知道这郎君上进,却依旧不太适应这般快的升迁速度。



    “第一个选择,你们可以到四镇节度使王忠嗣将军麾下,王将军先看武艺本事,或任队正,或任旅帅,好处是机会多,一旦攻下石堡城,升迁会很快,但很危险,生死难料,眼下谁都说不准此战能活下来的人有多少,也许半数,也许九死一生……”



    田神玉眼睛一亮,当即道:“多谢郎君!我愿去!就选这个,多谢郎君!”



    “你给我坐下,听郎君说完。”



    田神功一把拉住兄弟。



    他原本不想投边军,但却知道由薛白引见入了王将军的眼,以队正、旅帅之职建功,与普通小卒那是天壤之别。



    “第二个选择,北衙龙武军,从南衙调到北衙,个中差别你们应该清楚,不必我多说。”



    此事,薛白有把握让陈玄礼卖他一个面子,有时候相互求助也是增进人脉的一种方式。



    田神功先是起身行了一礼,站在那思忖起来。



    他知道龙武军是一个多好的机会……



    田神玉也站起来,凑到田神功身边,低声道:“阿兄,石堡城。我们选石堡城,阿兄。”



    薛白不着急,抿了一口酒。



    “郎君。”田神功很快有了决定,“我们去陇右!”



    “为何?”



    “追随当世名将打一场大战,是千载难逢之机会。”



    “好,我来安排。”



    田神功当即表态,道:“愿郎君早日金榜题名、封官授职,使我兄弟二人能在郎君门下效力。”



    田神玉忙道:“我也是!”



    “也是什么也是,你也能金榜题名不成?”



    ~~



    次日,薛白不急着向王忠嗣引见田家兄弟,反而先把元载引见给了杨?。



    权力真是很神奇的东西,杨?原是鸿胪卿、上柱国,只是没有实权,如今兼任门下侍郎、盐铁使不过短短一阵子,气场已有了不同。



    他对薛白却还是很热情。



    “如今长安都在说你博学多才,赋得诗词,打得骨牌,制得美食,造得军器。薛郎才气,名噪一时啊。”



    “军器一事,本该早与国舅说。可惜哥奴盯得紧,因此我与他玩了一招暗度陈仓。”



    杨?大笑。



    他不在意这一点功劳,不过薛白能这般说,还是让他很高兴。



    “我懂,我懂,又摆了哥奴一道,哈哈。莫要客气,你我乃忘年交,往后以兄弟相称,你唤我‘阿兄’即可。”



    说着,杨?还眨了眨眼,不太像正经人。



    薛白也不客气,当即唤道:“阿兄。”



    “哈哈哈,好。”



    “来为阿兄引见,这是元载元公辅,公辅有大才,深谙钱粮盐铁一道,必可为阿兄臂膀。”



    薛白既如此说了,杨?当即眉毛一挑,郑重看向元载。



    他听说过元载是王忠嗣女婿,此时一看果然是好样貌,只是,这身份让他有些不敢重用元载。



    寒暄之后,三人进堂坐下。



    薛白似猜到了杨?的心事,沉吟道:“公辅有大材,阿兄可放心用之,哥奴敢再攀咬我等交构东宫不成?”



    此时他是作为杨党谋主,语气与平时不同,直呼元载字号。



    “对于阿兄而言,眼下权争不重要。没有一年两年的成果,让圣人看到阿兄宰执天下的能力,岂能让阿兄拜相?因此用人当重才干,不以派系为意,都是为大唐社稷效力,何来你我之分?”



    “正是如此。”元载郑重道:“我若能为国舅效犬马之力,绝不因私废公,唯以社稷、百姓为念。”



    杨?才掌权,最容易被薛白说服,仅这两句话足矣,当即便上前执起元载的双手。



    他暂时还不通实务,沉吟半晌,干脆径直问道:“公辅,你能担何官职啊?”



    这种让属下人自己选官职的气魄,近来让杨?收服了不少能人。



    然而,元载竟没有被他这般唬住,坦然道:“愿随在国舅身旁出谋划策,为盐铁转运使判官足矣。”



    杨?愣住了。



    如今盐铁转运使方设,拟为三品官。盐铁判官还未设置,准备定为从六品下。而元载这一个九品官,竟敢开口就要个六品官,还“足矣”,不可谓不大胆,不可谓不自负。



    他肯定是不能答应的,但心中对此人印象已是极深。



    薛白微微笑了一下,心想元载不愧是元载,这种对功名的渴望,对自身能力的信心,确实是仕途进取的重要品质。



    只是,若底线守不住,就像再高的梯子没有根基。



    ……



    事实上,薛白与元载交情并不算深,只是元载善于攀关系,王蕴秀为人豪爽热忱,加上大家利益暂时相符,看似一拍即合罢了。



    但薛白还是愿意助元载谋官。



    为了王忠嗣。



    他知道,元载之事早晚会传到李亨的耳朵里,也许李静忠会问上一句“殿下,莫非是王忠嗣起了别的心思?”



    不急,他可以慢慢来……



    ~~



    王忠嗣时间很赶,就在三日后便要赶回陇右。



    太子李亨并没有前来送行。



    因身份敏感,此次王忠嗣回长安,从头到尾都未曾与李亨见过面。



    薛白却一直送到了长安城外的十里长亭,他站在元载、王蕴秀夫妇的身旁,没怎么说话。



    目光看向王忠嗣的队伍时,却能看到这队伍里有能造巨石?与石漆火球的匠师,有被保下的萧家人,还有田家兄弟。



    一度相逢,这些已足够了。



    “好了,送到这里足矣,别过。”



    王忠嗣翻身上马,最后扫了一眼送行者们,忽勒住了缰绳,高声道:“此番归京,已得相赠良多,但我贪心,听闻薛郎才气不凡,可有诗词赠我?”



    薛白回过神来,道:“赠别诗有何意思?待王将军攻破石堡城,必为将军贺。”



    “哈哈哈哈。”



    王忠嗣大笑,指了指薛白,也不多说,径直策马而去。



    “驾!”



    马蹄踏着长安古道,扬起尘烟。



    薛白举目远眺,西边的残阳即将要坠入万里关山。



    在关山那头是与繁华的长安城完全不同的景象,而恰是有人在那边守着,才有这般长安。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