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寻合作(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nbsp; 这次是玉真公主下帖,邀他次日赴宴。



    薛白正因颜嫣之事,想要拜会玉真公主,欣然应下,再回到西后院提笔,苦思良久,终于是写出了一点东西。



    ~~



    次日,在太平坊玉真公主府邸前见到了王维。



    王维是才下衙便过来,身披着红色官袍。



    “摩诘先生有礼了。”薛白含笑打量了他一眼,道:“还是这身新官袍更衬先生气质。”



    “托了你的福。”王维脸上未见太多喜意,淡淡摆了摆手,道:“迁为库部郎中了。”



    “恭喜。”



    哪怕是诗佛,此番得了薛白好处,也得有所表态。



    “岁考、春闱将至,你用功些,莫让人拿了话柄。”



    这话里的意思,王维愿助薛白及第,才劝他真添些学识,免得又来个拽白的闹剧,场面不好看。



    薛白莞尔道:“春闱我自有办法,摩诘先生若觉欠我人情,且先欠着,往后总有偿的时候。”



    王维微微皱眉,似乎不愿亏欠人情。



    两人走进了偌大的公主府,薛白拿出一个卷轴递过去。



    “请先生过目。”



    “这是?”



    “戏文。”薛白道,“我想写一出戏曲,奈何才能有限,想请摩诘先生一同执笔。”



    说是一同执笔,其实他想的是请王维来执笔,自己则只做指导。



    毕竟,猴子的故事用大白话便可以讲,戏曲却是看真功夫的。



    此事他没有请颜真卿出手,因颜真卿重实务,不喜欢以这些华章丽句取悦天子。而这方面,王维的才情显然更出色,毕竟曾担任过太乐丞,专教习音律、舞蹈。



    王维停下了脚步,凝目看着卷轴上的内容,眼神有些异样。



    许久,他收起卷轴,递回到薛白怀里。



    “此事我做不了。”



    “先生才华无双,又精通音律。”



    “太艳了。”王维淡淡道,“与我文风相冲。若为你执笔,影响我诗文境界。”



    虽明知这是个得圣眷的好机会,他终究是不那么上进。



    但想到与薛白的交情,他还是道:“此事我为你寻一人执笔。”



    “多谢摩诘先生。”



    王维平淡地点了点头,前方有婢女迎过来,分别带他们二人去更衣、稍歇。



    有些奇怪的是,薛白被单独带到了后院,绕过重重院墙,直登上了一间阁楼。



    婢女停下了脚步,万福道:“薛郎请进。”



    周围很安静,长廊那边是一个虚掩着的门。



    薛白意识到了不对劲,但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迈步过去,推门而入。



    帷幕后站着一人。



    掀帘看去,此人四十余岁,身形丰伟,脸上有着几道隆起的伤疤,正是皇长子庆王李琮。



    ……



    “薛郎不必多礼。”



    李琮不等薛白行礼,先抢上前一步,扶住了他的双臂,深深看了他一眼。



    那满是伤痕的脸凑近了虽有些可怖,但李琮的眼神却非常亲切。



    “像,真像啊。”



    “庆王是说?”



    “神宇辉杰,高标朗秀,如此风采相貌,不愧是薛家之后。”李琮自顾自地喃喃道:“此前在禁苑见你,我便在想,你长得真像驸马薛锈。”



    这种话也就是听听,十年过去,鬼能认出像不像。说的是交情,谈的全是利益。



    薛白不答。



    他虽早预感到会有这么一出,却还远没有做好要当薛平昭的准备。



    此时结交李琮、牵扯皇位之争,于他是非常不利。



    因为李隆基最忌惮的就是十王宅里这些不安分的东西们,为人臣子,谁招他们谁就是引火上身。



    李琮看似贵为庆王,实则没有任何势力,一个囚徒罢了。



    但这种事避不了的,当右相府、东宫都将薛白视为庆王一系,真假就不再重要;而薛白还很年轻,李隆基却早晚要死,到时,这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关系又会至关重要。



    其中的分寸极难把握,已经有非常多的人就是因为没把握好这个分寸而被杖杀于大理寺,全家发配岭南。



    “我听不懂庆王在说什么。”薛白道。



    “十八娘已经揭破此事了,还说你我有所交构。”李琮道:“可见武惠妃的儿女们不会放过你。”



    巧的是,李娘在公主中排行十八,李?在皇子中排行十八,都是武惠妃生的。



    薛白道:“她是诬告的,圣人不信。”



    “他们早晚会证明此事。”李琮叹道,“当年武惠妃设计三庶人案,我与太子情意深厚,尽力保住了他的几个儿子,可惜无力救出薛家,至今犹深恨于此。如今你终于长大成人,然而才华太甚,定会成为武惠妃一系的眼中钉,到时,你会很危险。”



    这话中隐藏的意思很多。比如,说废太子李瑛是太子,又将李亨至于何地?武惠妃一系如今对皇位的威胁虽小,却是他们的共同敌人。



    薛白知道自己有危险,见到李琮之前他本就是在准备应付,见了李琮却是更危险。



    他遂保持着平淡温和的态度,矢口否认,道:“我并不是驸马薛绣之子,他们要如何证明此事?”



    这让李琮有些失望,他本以为大家能一拍即合的。但这是大事,他也不可能因此气馁,依旧保持着亲近的态度。



    “你确实是。”



    谈及此事,李琮的语气比旁人都笃定,道:“此事你一问四娘便知。”



    “四娘?”



    “唐昌公主,她被幽禁在安业坊唐昌观为女冠。”



    薛白反问道:“若是真的,只怕我死期将至,庆王可能保我?”



    “我一定尽力。”李琮毫不犹豫道。



    说罢,他上前轻轻拍了拍薛白的大臂,又道:“你们既能做到这个地步,相信一定有办法。”



    “庆王只怕有所误会。”



    “无妨,往后你会相信我的。”



    李琮根本就没有任何权力,因此不是来帮忙的,是来表态的。



    杨党势力渐大,必须与东宫对立,早晚该要找个皇子扶持,他自认为是最好的人选,且认为薛白天然就会亲近他。



    但,薛白却不认为要先确定扶持谁,就好比李林甫难道不知寿王早就毫无前途了吗?



    恰恰是李林甫太明白了,圣人只关心自己,相比而言,就没那么在乎大唐的未来。宰相能否压制储君才是关键,之后谁当储君?圣人有二十余子、百余孙子,只要有权力,扶持谁不是扶?



    ~~



    薛白走下阁楼,庭院内并无旁人,只有一个婢女领着薛白往前堂赴宴。



    他脑中回想着方才之事,判断李琮根本不能确定他就是薛平昭,之所以那么说,无非是骗他去找唐昌公主。而他一旦去了且被人发现,不论真假,他就会成为薛平昭,大家的利益也就完全绑定在一起了。



    此事风险太大,收益太小,但早晚会面临。



    应对的办法也许需要更快地跟上了。



    ……



    进了前堂,坐下,玉真公主与王维还未到。



    却是两个女冠并肩而行,飘然入内,一似莲花,气质高洁,一似桃花,灼灼其华,正是李腾空与李季兰。



    李腾空手持拂尘,还在矜持,李季兰见到薛白,却已眼睛一亮,上前,双手将一叠彩笺递到他面前。



    “薛郎能为我评点词作吗?”



    薛白目光看去,从她那双漂亮的眼睛里看到的其实是对诗文的热爱。



    他愣了愣,接过那彩笺,当先入目是一首小诗。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薛白看了,有些默然,心知自己根本评点不了这个女诗人。



    他的一只手却是放在了他那个卷轴上,回想着王维所言,已明白何人适合执笔写他想要的戏文了。



    第二章我再过一下,二十来分钟~~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