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百万贯银钱(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尽管心中无比肉疼,但为了拉拢崔家,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崔景舟闻言,露出一副为难且深思熟虑的模样。在李建成充满期待的目光中,他终于点了点头,说道:“那好,此番就多谢太子殿下了。”



    商议结束后,李建成马不停蹄地赶回东宫,开始了紧张的筹钱工作。然而,东宫竭尽全力,也仅仅筹集到了五十万贯。



    由于资金缺口巨大,李建成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向了李元吉。在李元吉万般不舍的目光中,他终于从齐王府那里筹到了三十万贯。



    剩下的二十万贯,李建成只能四处奔走,向依附于他的大臣们求援。这些大臣们虽然心中不愿,但为了讨好李建成,也只能纷纷慷慨解囊。



    在这几天里,东宫门前无数马车来回奔走,一辆辆装满银钱的马车,源源不断地驶向崔府。



    ......



    秦王府中,李世民正与他的几位幕僚商议此事。



    “你们觉得崔景舟和太子之间到底是什么情况?听说太子不仅把东宫搬空了,还带人搬空了齐王府。最近,他更是频频向朝中大臣和太子府的属官借钱。甚至有传闻说,清河崔氏已经站在了太子那边。”李世民眉头微皱,心中不禁犯起了嘀咕。



    他心中暗自思忖,难不成崔景舟此时已被太子拉拢,甚至将他们出卖了?



    “殿下,依我之见,崔氏少主并未被太子拉拢。他此前造访秦王府时,对银钱之事只字未提。由此观之,银钱似乎并非他的目的。”



    “五姓七望底蕴深厚,每年的收入未必逊于我大唐的税收,且历经数百年沉淀,其家底之丰厚难以估量。他们的铜钱或许都多到无处可埋了。”杜如晦拱手向李世民说出自己的见解。



    然而,一旁的长孙无忌却不太认同杜如晦的观点,他皱着眉头说道:“话虽如此,但谁又会嫌钱多呢?五姓七望底蕴深厚不假,但他们对产业的经营也是分毫不让。若他们真的不在乎钱,何必还经营那些产业?”长孙无忌觉得还是应当小心为上,以免被人算计。



    房玄龄则静静地站在一旁,没有发表意见。



    李世民听了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的话,目光投向房玄龄,问道:“玄龄,你有何看法?”



    “殿下,既然陛下未曾召见您,就说明太子尚不知道我们的计划。若崔公子真将我们的谋划告知太子,此刻秦王府恐怕早已被禁军包围了。”房玄龄向李世民拱了拱手,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世民听了并未表态,他接着问道:“那你们觉得崔景舟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这位崔氏少主,绝非凡夫俗子。自从他上次登门拜访秦王府,我便感觉他是个有勇有谋的年轻人。然而,经过殿下与他的交谈,我又觉得此人深藏不露,且其心志坚定,不会因区区小利而改变自己的想法。此等人物,若能结交自是甚好;若不能,也万不可得罪。若真的得罪了,应当果断出手,将其除掉,以绝后患。”杜如晦回答道,说到最后,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狠戾之色。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