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定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小事。思忖再三,便遣了心腹往黄千六住处察探。



    他这心腹到底是在子时七刻见到有人寻去。可惜雨夜阴晦溟茫,便是西街巡检司焚起的光火映到北街,也只看清那身形是一男子,却是难将那人模样瞧个真切,这事便暂且搁置下来了。



    待丑时三刻,扮作转运税粮车马的一干步卒入了县衙,正撞上早先潜伏起来的弟兄,攻其无备之下,当场擒住不少庚辰教的好手。



    本想叫人好生盘问,瞧瞧那杨子鹏今夜可留有后手。不承想,尚未用刑,便有四五人赶忙起身供述,后又眼巴巴地提道“他们有一兄弟,前不久遭了黑衣女子劫掠,眼下杳无形迹,敢问可在郭公手里?”



    手下上报之后,他藉着一些端倪几番揣度。大抵是那人所为,至于缘何如此,以及那黑衣女子又是何人,便委实难以琢磨了……赶到寅时,察探黄千六的心腹复又来报,县衙有百姓夜聚,带头者便是黄千六。



    闻听此讯,他顿时豁然。那人所图,缘是一桩各得其所的生意。当然这桩生意自是做得,盖因并不折本,反而有益于他此番总传头之争。



    其实今夜种种,明面上的事他纵然并未参与,但背地里遣人扼制了杨子鹏在定远县的几处要害,更叫张天?在那县尹宅邸布下教中过半弟兄以待后备。



    这时他长身而立,目光落向拱桥的人影,随后视线一点点抬起,仰望昧旦的天色。过得一阵,郭子兴便在隐现的天光里,淡淡笑了笑,跟着曼声吟诵:



    “细想三皇五帝,一般锦绣江山,风调雨顺万民安,不见许多公案。后世依他样子,齐家治国何难。流芳百世在人间,万古称扬赞叹。”



    那边张天?本是一阵新奇,暗自想着,那益友何许人也?竟可与郭公交心。这时听得声音,立时怔住,随后默默待在右侧作专注倾听状。



    末了,击手赞道:“这般立词浅显,用意倒是深切,想必定是姐夫那位益友的高作了。”



    郭子兴笑笑:“你本就才学拔萃,又得了令姐几分真传,词工一道已臻上乘,往日难得听着你如此赞誉他人,可惜我与这位益友不过神交,若非如此,倒可同你一番引荐。”



    这边说着,拱桥那端已然有百姓逆着人流赶回,他面色隐隐几分凶狠,身上捆着五六个沉甸甸的布袋,怀里更揣上数个。近时,眼神格外戒备,挨个瞪着比肩继踵的人。



    不多时,有挑着扁担赶往义仓的汉子碰到那边,登时争执纷起。过得片晌,嚷叫着什么的汉子气急败坏地操起扁担抡打。



    那边自是个性情暴戾的,先是偻身护住布袋,藉着肩头硬生生顶去,伴着闷音响起,胳臂登时无力垂下。随后俨然腾起凶性的模样,毫无知觉似的扑身上前,对着那汉子面孔径自啃噬。



    如此一遭,竟不见方圆百姓四散开来,反而待那扁担落下之际,不少人目闪异色,摸向自个的农具,环伺着默默逼近。过得一阵,拱桥上哀嚎阵阵,有血滩积成片,缓缓淌入河流。



    远远的,张天?望着陡然的变故,面色愣怔,随后犹自叹息,左前身的郭子兴格外沉默,这时回头看他一眼,笑道:



    “作甚叹气,天雨大不润无根草,道法宽只渡有缘人,世间常理本就如此。便如机缘已至,大势所趋,须得老儿拔刀以荡民之害也。眼下莫要再耽搁,你且去传话,那杨子鹏合该祭旗,待事后我等焚香上禀明王,响应颍州香军义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