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李善长的怨愤(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br />


    加上他喊了这么久,天然觉得这个名字是最好的,自然是不愿意改。



    但李善长拿《皇明祖训》来说事,让他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朱雄英虽然是储君,可也是朱家子孙,有些规矩还是要遵守的。



    队列里,一个叫杜佑的官员却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朱元璋废除宰相之后,设立四辅官协助他处理政务。春官、夏官、秋官、冬官,按照季节顺序轮流值班。



    其实四辅官就是皇帝的秘书。



    秘书是最了解领导心思的,杜佑就看出了朱元璋的想法。



    眼珠子一转想到一个计策,于是就出列道:



    “李太师此言我不敢苟同,太孙乃储君,君臣岂能相同?”



    “况且更名乃大事,太孙更是承天命而生,姓名已然上呈昊天和宗庙,岂能轻易改动。”



    “臣说句大不敬之言,若苍天因此降下灾祸,谁能担责?”



    “你……”李善长位于诸公之首,何时被人这样怼过,当即就怒气冲冲的道:



    “陛下,臣参杜佑妖言惑众,请陛下明查。”



    此言一出,朝堂又安静了那么一瞬间,众人都诧异的看向李善长。



    现在是讨论太孙的事情,大家各抒己见,你给人扣妖言惑众的帽子是几个意思?



    是觉得自己的颜面比太孙重要,还是想给皇帝心里扎刺啊?



    朱元璋脸色也冷了三分,说道:“韩国公多虑了,不过是各抒己见而已,杜春官并无此意。”



    “不过身为下属,如此直言顶撞上官也是不敬,杜春官快给韩国公赔个不是。”



    “臣知错,这就给太师赔礼。”杜佑嘴角浮起一丝笑容,马上承认错误并向李善长赔礼道歉。



    李善长见皇帝和稀泥,也只能顺坡下驴,但心中的愤懑之意又多了几分。



    不只是对杜佑的,更是对朱元璋的。



    自胡惟庸之后,朱元璋一直在打压淮西集团,身为集团领袖李善长心里自然不舒服。



    当年靠着我们打江山,现在想玩兔死狗烹那一招是吧?



    不过他还没有老糊涂,知道不能将这种想法表露出来,否则就是下一个胡惟庸。



    所以在察觉到朱元璋的想法之后,他也不再多说什么。



    但因为他生事,朱元璋也没了继续讨论下去的兴趣:



    “太孙更名之事我自有考虑,尔等无需操心……诸卿可还有本奏?”



    众人都低着头不说话,按照以往的情况,这基本就意味着早朝结束了。



    太监正准备按照规矩唱‘有本上奏,无本退朝’的时候,一个人影大踏步上前,正是毛骧。



    “陛下,臣有本奏。”



    朱元璋心中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说道:“若不是当紧的事情,私下奏报即可。”



    哪知毛骧却直接回道:“陛下,此事关系国家社稷安危。”



    此言一出,朝堂刹那间再次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知道,十有八九是赵瑁那边审出结果来了。



    王志、麦至德等人的心陡然悬起,赵瑁不会将大家给卖了吧?



    朱元璋已经肯定,毛骧要汇报的是赵瑁之事,心中不禁气急。



    你个混账东西有没有点眼力劲,刚才还在谈册立太孙的事情,你就来汇报大案是几个意思?



    想给册封太孙这件大喜事加点血色是吗?



    就不能等到明天再汇报?那些贪官都已经被锁定了,他们还能跑了不成?



    更让他愤怒的是,如此大事毛骧竟然没有提前汇报自己,而是拿到朝堂上当众说。



    真是该死。



    但事已至此他也不好再阻止,只能道:“哦,是何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