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秋宫宴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被谢昭和十皇子联手摆了一道的三皇子走了,他们三个的位置总算清净了一会儿。



    升平楼却又开始热闹起来。



    谢昭和十二皇子住在宫里,来得早。



    十皇子虽然开府了,但是排行靠后,太晚到的话不合礼数,所以他们来得也早。



    所以他们三个属于是来得最早的那一波。



    其他皇子倒是姗姗来迟,跟比赛一样,看谁来得更晚。



    仿佛谁来得最晚谁就是最尊贵的人一样。



    尤其大皇子和二皇子,也就比皇帝早到了几分钟。



    踩点上班也不怕翻车。



    *



    皇帝到了之后,说了几句吉祥的场面话,这场中秋宴就算正式开始了。



    在谢昭的认知里,宴会就是大家凑一起吃个饭而已。



    但今天是宫宴,当然不会只有这么简单。



    在光禄寺的人上菜的同时,坐在前排的人就开始给皇帝献礼了。



    谢昭:“……”



    谢昭扭头问十皇子:“还要准备礼物啊?”



    十皇子震惊回头:“当然了,难道你没准备?”



    宫中凡是这种重要节日的大宴,如中秋、端午、上元节等,臣子们都要向皇帝献礼。



    皇子是儿子也是臣子,当然也要准备。



    本来谢昭还抱有一丝侥幸的心理,也许皇子不用准备呢?



    然后十皇子理所当然的语气就打破了他的幻想。



    “我,当然也……”



    谢昭磕磕巴巴地,心想我到底准备没准备啊?



    他心里也没谱。



    谢昭偷偷瞟向旁边站着的福满。



    福满立刻心领神会,躬身小声道:“殿下您准备的玉如意,奴婢已经差人送过去了。”



    哦,原来‘我’还是准备了礼物的啊。



    还是玉如意,寓意不错。



    谢昭松了一口气。



    同时也对福满高看了一眼。



    他连一句话都没说,福满就领悟了他的意思,还会举一反三,把他送的是什么礼物都说清楚了。



    这工作能力,他回去就给福满加鸡腿!



    观察了一会儿,谢昭发现,献礼的顺序跟他想的好像不太一样。



    按照常理,这殿内最尊贵的是皇帝,其次就应该是皇子了,所以献礼也该从皇子开始才对吧?



    但是谢昭发现不是,是从一个坐在皇帝下首,看上去比较儒雅的人开始的。



    谢昭听到别人叫他越国公,他送的是一幅字。



    谢昭翻了翻原主的记忆,这似乎是前朝某个书法家留存的作品,很受追捧,具体价值谢昭没办法估算,但是肯定比他准备的玉如意贵就是了。



    接下来的什么鲁国公郑国公的,谢昭都没记住人,只记得他们献的礼物一个比一个贵,一开始那位越国公送的字反倒是最便宜的一个。



    不止是勋贵送的贵,皇室宗亲包括他那些便宜哥哥们,送的东西也都可以买好几百个玉如意了!



    谢昭:不是,你们,我这……啊?



    感情穷的只有我一个?



    十皇子偷偷撇了撇嘴,拉着谢昭跟他说悄悄话。



    “看把他们几个能的,连珊瑚都找出来了,三尺高的红珊瑚,我见都没见过!还是大哥有本事啊。”



    嗯?



    听这幽怨的语气,难道是同道之(穷)人?



    谢昭顿生惺惺相惜之感,看向十皇子的目光充满了期盼。



    “十哥送的也是玉如意?”



    十皇子挠头:“哦,那倒不是,我送的是两颗南洋珍珠。”



    珍珠!还是南洋珍珠!



    谢昭眼中的光熄灭了。



    要知道古代采珠的难度远远大于现代,导致珍珠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何况这还是以圆润硕大著称的南洋珍珠,一颗的价格就已经是天价了,十皇子还一送就是两颗!



    “……你这也没比那红珊瑚便宜多少啊。”



    谢昭觉得自己的感情错付了,穷得还是只有他自己。



    “这不一样。”



    十皇子神秘兮兮地跟谢昭说:“父皇早就想要一棵红珊瑚了,但是户部尚书觉得红珊瑚太贵,不肯给钱,父皇又不舍得花内帑的钱,都想了好一阵儿了,现在大哥给补上这个缺,你说父皇能不高兴嘛。”



    “哦??!”谢昭恍然大悟。



    皇帝想要红珊瑚摆件,却不舍得花自己小金库的钱,但是呢,户部尚书也不愿意为了皇帝这点小爱好用国库买单。



    皇帝同样也舍不得动国库。



    这事儿就一直这么搁置着,皇帝想红珊瑚想得心痒痒。



    这也不怪皇帝一直纠结。



    大燕建立之前,天下乱了十年,哪怕是皇帝也穷得要命。



    攒了十七年,好不容易有点家底,他才不会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就去动国库。



    不然上行下效,以后子孙后代都学他,没钱了就朝国库伸手,那这个大燕还要不要了?



    但是吧,话又说回来,皇帝觉得自己憋屈。



    都当了皇帝的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