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召见(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朱由校打量着洪承畴,语气平静道:“洪卿,你可愿为朕分忧?”



    果然!



    此刻的洪承畴,听完天子所讲,笃定心中所想,天子召他进宫,是为了红丸一事,想到其中厉害的洪承畴,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



    见洪承畴不言,朱由校没有催促。



    红丸案牵扯众多,倘若想要掌握主动,就必须紧抓起来,控制该政治事件的影响,让东林党不能插手。



    唯有做到这一步,才能避免方从哲的倒台。



    对于内阁首辅方从哲,朱由校没有任何喜恶可言,之所以不想让方从哲倒台,纯粹是不想让叶向高出任该职,不然朝堂降温就是妄想。



    东林党的势起才刚开始,待到那批赴京的东林党人,纷纷赶至京城任职,东林党的疯狂才正式开始。



    “臣……”



    洪承畴从锦凳上起身,顺势就朝朱由校行跪拜之礼。



    “洪卿有顾虑?”



    朱由校见状,眉头微挑道。



    “臣~”



    洪承畴面露犹豫,话到了嘴边,不知该讲些什么,汗顺着脸颊流下。



    在刑部为官这几载,洪承畴见到的太多事情,曾经他内心深处也看不惯,特别是朝中各派的争斗,然有些事情不是你想,就能有所改变的。



    身处在这等大环境下,?人显得是那般微不足道。



    洪承畴在朝没有背景,能升任员外郎实属不易,倘若掺和到党争之下,那纯粹就是炮灰。



    “洪卿有顾虑,实属正常。”



    朱由校没有气恼,起身朝洪承畴走来,弯腰搀起,“红丸一事在朝野间众说纷纭,更涉及到朕的皇考,皇考山陵崩一事,朕不敢多想,每每想起皇考即皇帝位时,龙体康硕,然御极不过一月,竟出现那等……”



    “陛下!!”



    洪承畴听到这里,顺势就跪倒在地上,“臣愿为君分忧。”



    朱由校话说到这份上,洪承畴作为大明的臣子,他还能说些什么?



    更何况洪承畴也藏有私心。



    被新君召进宫,没说别的,就是言红丸一事,倘若他能将此事处理好,那在新君的地位和分量就不一样。



    只是这事不好办啊。



    “洪卿真乃大明肱股,朕之贤臣啊。”



    朱由校搀扶起洪承畴,“洪卿愿为朕分忧,朕很欣慰,此事洪卿不必有顾虑,真相究竟如何,需要一步步地审查,朕有足够的耐心,等着洪卿去查明,至于别的,洪卿不必过多理会。



    另外红丸一案,朕会让锦衣卫和东厂配合洪卿,既然朝野间议论此案者如云,那朕就要彻底查明!”



    洪承畴脸色微变,厂卫也要涉足其中,那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



    天子想要的彻底查明,果真就是字面意义那么简单吗?



    一时间洪承畴生出很多想法。



    事实上挑选在朝还比较透明的洪承畴,来具体负责红丸案,是朱由校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的。



    或许在原有的历史轨迹上,此人背叛了大明,更成为鞑清的带路党,手上沾满了鲜血。



    但现在毕竟不是崇祯朝时期,而他更不是那崇祯皇帝。



    所谓忠诚,本就是一个有待商榷的命题。



    处在当下的境遇,朱由校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破局,一切可以为他所用的人才,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契机,朱由校都要尝试着去用。



    朱由校要做一个局,一个可以将东林党逐步瓦解,能让沸腾的朝堂降温,唯有实现这一战略,方能逐步制衡住朝堂,稳定住时局,并有效干涉和避免某些不好的事情发生。



    时下的大明朝堂,除了势起的东林党,势颓的齐楚浙党等派,还有着其他文官群体,要是能在这部分群体里,挑选一批有能力的大臣纳进帝党,有些事情反而好办了。



    洪承畴很聪明,这是朱由校看重的首要条件。



    当洪承畴携一批案牍离开东暖阁,望着洪承畴的背影,负手而立的朱由校露出一抹笑意,好戏才刚刚拉开帷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