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藩王分封制度,老朱很满意(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因此这个决定没有任何反对意见,可谓是众望所归。



    与此同时,朱元璋索性也将早就筹谋好的藩王分封制度,一同抛了出来。



    大明朝取代的,是元蒙政权,而蒙古骑兵虽然被打得退守漠北,却并没有完全消亡,日后势必对边境时时骚扰,是明朝的一大祸患。



    为此,朱元璋凭借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又总结了历朝历代的兴亡教训,尤其是深入研究了历史上西晋、两宋等灭亡在少数民族之手的王朝,最终效仿了周天子的分封制度,提出独创性的“诸王靖边”策略。



    皇次子朱?,封秦王,就藩西安。



    皇三子朱?,封晋王,就藩太原。



    皇四子朱棣,封燕王,就藩北平。



    皇七子朱?,封齐王,就藩青州。



    皇十三子朱桂,封代王,就藩大同……



    这一口气,封了十三个藩王,连同册封太子的大事一起,颁布圣旨。



    朕,哪怕辛苦一点,但子孙后代都可以安安稳稳的了。



    朱元璋为这件事忙了数个日夜,终于尘埃落定,亦是长松了一口气,满意地看着亲笔写下的圣旨。



    不知怎地,这个时候他忽然想到了那个濠州城里被逼疯的王六六。



    老百姓说,王六六的父亲王老爷子,是个有名的善人,可惜好人不长命,留下的六个孩子更是在战乱中死得就剩下王六六一个。



    再后来,王六六没来得及生下孩子,就遇到了那桩惨案。



    老王家,算是彻底绝了后。



    曾经的老朱家,也险些落到同样的境地。



    可是现在,朱元璋破碗开局,南征北战,终于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将中华重归一统,不但让汉民族扬眉吐气,更是有足够的资本,去荫及子孙。



    朕的孩子们,即便不能都当皇帝,也应当享受荣华富贵,世代传承!



    为此,朱元璋不惜一鼓作气,又耗费了很大心血,制订了非常详细的藩王世袭制度,确保以后所有的子子孙孙,都能在各自的封地,做个逍遥王爷。



    这位大明皇帝,终于放心了。



    连日来的劳累,让朱元璋差点都忘了秦枫其人。



    一旦松弛下来,曾经那种心痒难搔的感觉,又凭空袭来,朱元璋很想听一听,这个思维非常奇特的秦枫,在得知确立太子和分封藩王的旨意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嗯……应该也会认同咱,理解咱为了子孙后代费力筹谋的一片苦心吧?



    看看去!



    嗯不对,好像不能直接去。



    朱元璋转念一想,这副面貌已经出现在濠州城的县衙外面,不知道被没被秦枫注意到。



    若是被他察觉,只怕有些不妥。



    略一思忖,朱元璋再次召见刘伯温,向他问计。



    三言两语,说得虽然语焉不详,但刘伯温理解了皇帝的意图,不由得心中大奇。



    如今天下已经平定,北元虽然还有残存力量,却也只是癣疥之疾。



    竟然还有神秘的存在,让堂堂皇帝陛下,都如此忌惮,还要偷偷摸摸去见?



    不过,刘伯温毕竟是一代奇才,很快就帮朱元璋出了主意,令这位大明皇帝“龙颜大悦”,开始了一系列的准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