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不同反应,东军使者拜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魏武卒大营中,三万将士声动如雷,震耳欲聋。



    作为武胆境武夫的赵弘明,神魂强大。



    他放开自己的神识,视野拔高数十丈,俯瞰着身前的三万大军。



    这些精挑细选的三万魏武卒,他们每一个人的神色都尽数落入他的眼中。



    没有害怕,没有迷惘和彷徨,有的只有对血和建功立业的渴望。



    士气旺盛如烈阳,锋芒竟让他的神魂也感到了一阵灼热。



    以他在魏国皇宫中生活多年的见识,六国乃至整座天下这样的军队,绝无仅有!



    咚咚咚咚咚……



    在赵弘明身后,突然响起了鼓声,是吴起的裨将在擂动战鼓。



    随着鼓声,三万魏武卒不断高喊:“战!战!战!”



    鼓点由慢到快,鼓声就像敲在每个人的心脏中,让在场之人的热血一下子向头顶冲了上去。



    赵弘明看向吴起道:“吴将军,剩下就交给你了。”



    吴起颔首会意,拔出自己的佩剑,遥指天空喊道:“大军,开拨!”



    有信使打着旗语,示意大军动身。



    经过点兵,三万魏武卒都已经全副武装。



    每一个魏武卒都携带三天的作战口粮,完全是作战之时的配置,已经满足大军征战的条件。



    并且先前在赵弘明的命令之下,让魏武卒以十五日为期准备前往边线布访,一切粮草和大营都准备周全。



    就算今日赵国李幕没有攻下河西城,今明几天,吴起也是要动身前往颖郡布防。



    在吴起的指令之下,身边的裨将、都尉等全部都行动起来。



    赵弘明目睹着三万魏武卒迈着铿锵有力的统一步伐,井然有序地在为首将官的带领下走出了大营。



    鹿陵城位于颖郡中心位置,到晋阴城约莫一百二三里的距离。



    急行军的话,一天就可到达。



    魏武卒中每一个士卒都是武夫,最低也是开脉三品的修为,比之普通士兵有着更好的体力。



    更别说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训练,基本上或多或少都有不少的提升。



    区区百里急行军对魏武卒而言毫无压力。



    保持着快步疾走的马川平与乐阳两人凑到了一起交流。



    两人在殷国古墓中相识,在经过逃卒一事后两人更加熟悉,加上三观相合,交流也就多了起来,渐渐成为了无所不谈的好朋友。



    马川平开口忐忑道:“马上就要作战了,我听说赵军此次发兵有十八万,你怕吗?”



    “横竖不过一条命而已,有何可惧?”乐阳不以为意地说道:“我等堂堂大丈夫,生于乱世之间,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武王与吴将军都是有大格局之人,给了我等底层武夫的机会,不可白白浪费。此战就是我等立功的大好时机。”



    听了乐阳的话,马川平心中竟然生出一丝羞愧。



    魏武卒中实行军功制。



    爵位二十级,他们只要斩获两个敌人“甲士”首级就能算上一功。



    之前的话他的修为还比较低,但经过刻苦修炼后,已经从之前的开脉三品提升到了开脉五品,升了两个小境界,并且还升为了百夫长,甚至还拿到了一级公士的爵位。



    在这般好的机会面前,他竟然未战而先言怯。



    真是该死啊。



    乐阳说道:“若一切顺利,这一场大战下来,我差不多能够升一级爵位,成二级上造。这样的话我就能多拿一颗愿石,也有机会学习【大道真武】功法了。”



    马川平的爵位还比较低,更高的愿石俸禄以及一些比较精妙的武学功法,他还无缘触及。



    乐阳见马川平一脸失落的样子,鼓励道:“老马,我看你平时训练时候最为认真,这次你必然是能立下大功劳。到时候,苟富贵勿相忘。”



    马川平一板一眼的说道:“你武学天分比我好,要说提携的话,应该是你提携我才是。不过如果我升上去了,一定不会忘了你。”



    在乐阳的开导中,马川平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都烟消云散。



    跟他们一样心理,在三万魏武卒中比比皆是。全军上下,都充盈着一股迫切想要立功的氛围。



    赵国大军的突然进犯,让颖郡人人自危。



    距离河西最近的晋阴城,上下这种畏战的氛围更加浓烈。



    晋阴城中的衙门,许多的衙役聚拢在了一起,不断劝说着身为晋阴城上地守的李俚。



    “大人,我听说赵国的十八万大军已经源源不断从赵国进入河西城,并且还有许多小道消息,此次赵国攻打颖郡大军不止十八万,而是整整三十万啊。”



    “三十万大军,区区颖郡如何能挡得住?”



    “赵国大军尚未攻到晋阴城来,我们想要离开的话,还有机会,若是等赵国大军攻进来的话,想走可都走不了了。”



    面对下面人的不断劝诫,身为上地守的李俚却不为所动。



    他是曾夏门的弟子,如今三十余岁,乃是通窍九品的修为,距离成为先天境武夫也只有一步之遥。



    身为颖郡的本土武学势力,他一路摸爬滚打,成为了晋阴城的上地守,颇为不易。



    之前陈家庄得势,他没有巴结也没有疏远,所以在陈家庄覆灭之后,他也并未受到任何的影响。



    在他的治理之下,晋阴城百姓安居乐业,城池的实力也是蒸蒸日上。



    如果可以,他并不愿就这样放弃自己经营出来的大好局面。



    这段时间,李俚经过自己的缜密分析发现,武王上下并没有慌乱无措的样子。



    反而早在十五天之前,就像是未卜先知一样,预料到了赵军攻城,做了相应的准备。



    武王府的门客张义就在晋阴城囤积了不少粮草。



    这说明他们对这一战并非毫无胜算,已经有了应对的计划。



    同时,他暗中也进行了打听,建安皇帝也曾暗中拨了不少军备给了武王,魏国大将岑修也在赶来的路上。



    赵国李幕想要拿下颖郡也并非那么容易。



    李俚认为自己不该在形势未明朗之前太早做决定。



    他开口说道:“河西县宰逃走,途径晋阴城正好被我识破,现如今已经关入大牢,等此战结束后,我将交给武王殿下发落。”



    他的这一行为,从某种程度上已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