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天道崩塌的历史(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浩然宗三位长老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些许惊讶,不过这种惊讶转瞬即逝。



    “李幕将军,你接下来准备如何?此次出兵我们浩然宗也是花了不小代价,总不等让我等无功而返。”



    说话的是一个中年男子,他相貌与中年人无异,但须发却是皆为白色。



    乍一眼看去面色红润,气色绝好。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浩然宗的李子旭长老,与李幕同属常山李氏,彼此有些亲属关系。



    李幕当年机缘巧合进入赵国朝廷为将之前,也在浩然宗修炼过一段时日,与他曾有过一些交流。



    只不过后来连年征战,疏于维护,关系就淡了许多。



    面对李子旭的询问,李幕正色道:“李长老无需太过担心。先前我们准备十八万大军拿下颖郡,加上后续的十二万大军再拿下河原郡。”



    “只是没有想到颖郡竟然遇到意外,导致我们初战失利,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此次出兵就已是失败。”



    “在我看来,颖郡失利也只是一时。如今我手上还有五万残军,加上后续大军也有十七万之数,若再从河东城中征召部分,则可以凑足二十万大军,继续攻打颖郡,足以达到长老们的预期。”



    三位浩然宗的长老听此脸色稍霁。



    李幕继续说道:“不过这次颖郡中所遇之敌比预期还要强上很多,我需要长老们的协助。”



    另外一个长老站出问道:“需要我们怎么协助你?”



    李幕认真道:“混在大军之中,杀乱敌方的阵形即可。”



    经过上一战的观察后,他发现对方三万大军有个很大的弱点,便是人数不足。



    他们的阵形都是彼此互为犄角,相互支援。



    若是其中将战场上的关键几处打出了缺口,以对方的人数,便难以补救,敌方大军并非没有攻破的可能。



    一个武胆境武夫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战力,倘若对方人数有限,无法以人数轮战,要撕出这样的缺口并不难。



    说起来李幕自己也是武胆三品的武夫。



    可惜统领几十万的大军,大军后方需要自己坐镇,不然的话,他倒不介意冲入战场杀敌。



    李子旭直视着李幕说道:“我们可以帮你,但有一个要求。”



    李幕闻言正色道:“李长老请讲。”



    “我们出手后,即便后面没有拿下河原郡也无妨,但务必要拿下颖郡,就算再不济也要拿下鹿陵。”李子旭用不容拒绝的语气说道:“这对我们至关重要。”



    李幕有些不解:“敢问长老,浩然宗为何对颖郡如此执着?颖郡为魏国边境贫瘠之地,若不是为了背后的河原郡,占据颖郡简直就是吃力不讨好。我希望长老们能告知我一二,还让我心中有底,便于配合长老。”



    “告诉你也无妨。”李子旭说道:“因为颖郡鹿陵为殷国最后一个帝都,人皇帝辛的寿寝之地。”



    “这里面有何缘由?”李幕躬身请教道。



    李子旭说道:“你可知道两千年之前,天道为何崩塌?”



    “此事乃为上古之事,各国史书中也是含糊其辞,对其一笔带过,我了解的不多。”



    “两千多年前,在帝辛之前仙道尚存,而在帝辛之后则天道崩塌,由此拉开武道之序幕。可以说,天道崩塌都是帝辛伐天而败后的结果。”



    “伐天?!”



    听到这两个字眼,李幕不由的心头一跳,好似自己了解到了绝大的秘密。



    “不错,伐天!”李子旭说道:“各国史书中记载的只言片语中,我们知道殷国立国三千年最好人祭,动辄以千人牲,万人牲祭天,但同时那也是一个群仙齐出,仙道璀璨的王朝。”



    李子旭转头,似笑非笑地说道:“两者出现在一起,你不觉得很奇怪?”



    李幕像是抓到什么,心中莫名冒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额头上渗出了一层冷汗。



    上古时代的仙和长生都与人祭有关吗?



    “天降玄鸟而生仙,仙人出而殷国立。殷国王公贵族,好以人祭天。祭祀长存则天道长存,仙道久盛。”李子旭束手而立道:“荒古时代的仙人都去哪儿了,已经不可考证,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有仙人的天下并不是如今世人所描述的那般美好。”



    李幕紧跟着问道:“所以殷国帝辛伐天杀仙,才引得天道崩塌吗?”



    “差不多,但也很接近。”



    “那帝辛为什么要伐天?他乃人皇,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李子旭继续说道:“两千多年前的帝辛在对外征战中,随着国土的不断增大,他发现了一样东西可以反抗诸仙。”



    “是什么?”



    “国运!”



    李幕一时间,竟然不知如何作答,只觉得脑子乱嗡嗡的。



    “帝辛就是发现了此中妙用,于是开始拒绝人祭,没想到便引得‘天’的不满。旷日持久的伐天之战就此开始。”



    “此战到底如何,已经没有记载。我们只知道自那以后天道崩塌,天下再无仙人,殷国也随之国灭。”



    李幕又有了新的疑问:“那长老们想要攻去颖郡,是为了什么,难道说殷国在此颖郡留下来底蕴不成?”



    “你还真是说对了。”李子旭笑道:“这些都是我们前不久从赵国皇室的古籍中挖出来的隐秘。”



    “据说帝辛在殷国国除之前,将殷国的国运凝练进了一枚印玺中,里面还有国运的炼化之法,这才是我们想要攻下颖郡的原因。”



    直到这一刻,李幕终于恍然大悟,知道了许多前因后果和历史秘闻。



    “现赵国皇室已被我们架空所掌握,我们要是想,甚至可以让条狗去当赵国皇帝。”有其他长老道:“于我们而言,赵国天下就是我们的天下。谁要是先能够炼化国运,谁便是掌握了未来的先机,可以从仙武之道走出另外一条大道来。”



    “我们已经探明,殷国古墓就在鹿陵之中。对于颖郡,我们是势在必得。”



    李幕听完之后,变得极为严肃。



    “所以接下来,李将军可千万不要让我们失望。将军以前是我们浩然宗弟子,要是能获得殷国底蕴,你也会从中大受裨益。”



    李幕抱拳道:“我一定竭尽全力,攻下鹿陵。”



    “我就等将军这句话了,后续我等也会极力协助将军。”



    “时辰已经很晚,我就不打扰几位长老,李幕先行告退了。”



    见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李幕主动提出了辞意。



    “李将军慢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