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想不想要威震天下的强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听到岑修这个回答,赵弘明的脸上不由的露出了几分笑意。



    岑修乃是从江湖武夫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成就武胆武夫,其背后并没有具体的武学势力。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的阵营天生就更倾向于建安皇帝这一侧。



    让他接防东军之后,有了建安皇帝的压制和授意,岑修也不会与之为难,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对他多有协助。



    赵弘明隐隐约约发现,在他展示了修为后,建安皇帝对他的态度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从一个在他心目中不受宠的五皇子,变成了镇守边疆的武王殿下。



    虽然说他的封地的地理位置,远远比不上其他的诸位王爷。



    但是在诸多边境之地中,反而算是不错的。



    既有河运,也有山势可守。



    地位的武学势力杂却不强,反而有更多的操控空间。



    赵国李幕这次攻颖,让他还可以名正言顺的向朝廷寻找支持。



    建安皇帝也顺水推舟给他增加实力,以弥补与其他皇子母妃实力之间的差距。



    现在朝廷里太子之位高悬,其态度也是不言而喻,身在局中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是建安皇帝在暗中为他铺路。



    经过这么多事情之后,赵弘明也都心中有数,对建安皇帝的认知和观感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守成之君,的确有些的不俗。



    赵弘明高兴地说道:“岑将军接防东军,那么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齐赵两国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还不够。”岑修说道:“陛下给了十万精兵,才只攻下赵国这一座城池,想要他们真的不敢轻举妄动,最起码要攻下整个河东郡,让赵国彻底畏惧才可以。”



    说完后,岑修似笑非笑看向了赵弘明说道:“武王殿下,你想不想要一支威震天下的强军?”



    赵弘明不知道岑修的话有何深意,忽然起了几分好奇,放低了姿态问道:“望岑将军不吝赐教,本王洗耳恭听。”



    “殿下言重。”岑修连忙正色,意识到彼此的身份,重新摆正心态。



    他拱了拱手,问出一个问题:“殿下,你觉得这天底下,到底是兵家军队强,还是武学势力强?”



    赵弘明沉吟了一会儿道:“军队。武学势力只强在极个别人身上,并无组织力,而军队则强在了整体,极有组织力。同级别的武学势力对上根本不是对手。”



    “是然。”岑修点头,接着问道:“那什么样的军队,才算真正的威震天下呢?”



    “横扫同阶武学势力?”



    “这只是基本的武学势力,不算强。”



    “战败十倍于己的敌军?”



    “算强,但并不能威震天下。要是武道九品乃至造化境武夫,真要动起手来,可以斩杀百倍,千倍于己的敌人,这并不算什么。”



    赵弘明想了的想,说道:“那本王就不知道,如何才能让大军威震天下了。”



    岑修说道:“如果一支军队悍不怕死,能够摧城拔寨,陷城无数。凡是出兵,兵临城下就能威胁一国的生死存亡,那么这支军队就能威震天下了。”



    “武王殿下,您手上的魏武卒以三万之众,破赵军三十万,已经足够惊艳。而现在赵国的河东郡正是空虚的时候,如果武王殿下您愿意让魏武卒与我一道攻赵,我们就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河东郡,届时你手上的这支军队就将彻底震惊于天下了。”



    “而武王殿下手上握着这支大军,哪怕不再动用,别人也会摄于之前的威名,不敢轻犯殿下的封地。武王殿下就可以高枕无忧。”



    对于岑修的话,赵弘明的很容易理解。



    这跟上辈子国家之间手握核武器是一个道理。



    证明核武器的威力,然后拥有核武器,别国就不敢再轻易进犯。



    不过,赵弘明也还是听到了岑修打的如意算盘。



    这次朝廷定调想要攻赵,他手上的十万精兵数量并不多。



    接下来,他又要布防河东。



    必须要保存一定的实力,所以才将主意打到了他的身上。



    这无可厚非。



    况且赵弘明觉得,若是让魏武卒彻底打出威名来,对他也是大有好处。



    他笑着答应道:“本王一直没有名师教导,不曾听到过这样的道理。岑将军之言让本王也茅塞顿开,后面我会让吴起协助你,一同攻赵。不过,岑将军也不要忘了要给本王一支威震天下的军队。”



    说到最后的时候,赵弘明刻意加重了语气。



    岑修领会了其中的意味,眼中不由的流过一丝讶异,心道:‘武王殿下好聪明,马上就能看穿我的意图。看来我这次真的要给魏武卒造名了。’



    他收起了心中的这些想法,正色道:“好,我会让殿下的魏武卒威名震于天下。”



    河东城的陷落,没有在赵国引起太大的波澜。



    这一座城池虽然与河东郡同名,但实际上却是与魏国的河西城一样,是个边防小城,没有太大的战略意义。



    更何况,这座城池在开战之前还被赵军榨干了部分潜力。



    岑修在河东城留下部分人驻守之后,便清点人马朝着赵国河东郡下一个城池发起了攻势。



    而在他出发的时候,吴起也率领着两万多的魏武卒一同进发。



    事实上由于军功制的存在,不用赵弘明刻意的调动。



    当他们尝到战争的甜头后,早就一发不可收拾,迫不及待地参与了这场攻城之战中。



    ……



    赵国皇宫内的宫殿,气象万千。



    七分红色和三分蓝色是皇宫的主色调。



    宏伟的金玉光彩映照着红色的墙壁上,与大气磅礴的蓝柱一同表达着皇权的威严。



    在这个六国纷战的天下,赵国皇宫内的宫殿以此为中心,连同它的建筑风格,更是表现了这种气氛。



    在赵国的正德殿上。



    年轻的赵国帝王身披锦袍,面如玉雕,眸中透着威严,端坐在龙椅宝座。



    大殿之上则站着一群大臣,全都是沉默不言。



    一股怪异而又沉闷的气氛充斥在整座大殿。



    任何人都能察觉到其中的暗波汹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