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踢到钢板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张周还没考中进士,却要第一次前往朝堂。



    他也没觉得有多荣幸。



    因为当天他去奉天殿,并不是去旁听、商议国事的,他只是作为“犯罪嫌疑人”,前往奉天殿进行廷辩,为自己洗脱嫌疑。



    萧敬负责引张周入宫,路上就在跟张周提及昨夜皇帝特地召见刘健、谢迁和徐琼的事,也说明了今日只要张周咬死不承认跟程敏政有过任何往来,这件事就算是过去,他张周就可以彻底跟鬻题案无关。



    “萧公公,我若这么说,那些大臣真的会放过我?”



    张周言谈之间并没什么不适,反而还带着些许的期待。



    这是萧敬所没想到的。



    一般人想到要去上朝,见君臣,还是要去廷辩,遭遇很多人的盘问,可能会怯场,而这位……好像生怕事情太小,没他发挥的舞台,不够体面。



    萧敬到底也是人精,看出张周可能是想去找事的,赶紧提醒:“适可而止,有陛下做主,刘阁老他们也会为您说话,到时自不会有何麻烦。”



    张周点点头:“陛下真是有心,我就怕事情不能尽如人意,还是做两手准备为好。”



    “准备什么?”



    萧敬瞪大眼问道。



    张周道:“自然是要多准备一些理由,为自己开脱。从我进京,就料到可能会有这么一日,没想到还是来了!”



    ……



    ……



    奉天殿。



    众大臣已鱼贯进入殿内等候,文臣、武勋分立两边。



    至于奉天殿门口,则立着三个人,除了参劾鬻题事件的两个当事人,张周和华昶之外,还有一个……是刚从北镇抚司出来的张延龄。



    皇帝让他当天就去偏头关当参将,走之前照例是要来聆听一下圣训的,但作为“戴罪之臣”,他是不能直接进去位列臣班的,只能在外面等候。



    “哼!”



    张延龄来得比张周早。



    也是因为他天不亮就被人从牢房里薅出来,不是他自己选择的入宫时间。



    他见到张周来,还冷哼着。



    大概是有点瞧不上张周。



    至于另外一边立着的是谁……张延龄不想知道也懒得问。



    ……



    “宣建昌伯、华昶、张周进殿!”



    里面朝议刚开始。



    大臣行礼结束,随即便要召见外面这三人。



    三人并排着进入到奉天殿内。



    宽大的金銮殿,皇帝高高在上,大臣们身着官服各立两旁,给人很庄严肃穆的感觉。



    故宫,张周进去过,陈设什么的大为不同,主要是以后改建过。



    别人都小心谨慎,而张周则是亲自来体察历史人文的。



    “臣参见陛下。”



    三人行礼。



    朱?樘见到张周来,脸色稍定。



    “三位卿家不必多礼!”



    朱?樘道,“建昌伯,过去数年,地方有奸邪之辈以你的名义掠夺民财,为乱一方。虽不能证明此事为你所主使,但你也难脱干系,朕命?十日之内抵达偏头关,以参将之身,协助总制军务的王越,抵御来犯狄夷。给你一个时辰回家收拾,走吧!”



    说着,朱?樘对一旁的戴义打个手势:“调令给他!”



    言下之意,今天你就来跟朕瞧个面,就可以滚蛋了!



    “一个时辰,十天……陛下……”



    张延龄当然要抗争一下。



    他还想为自己申冤呢,凭啥就说我跟地方那些生事的人有关?有证据吗?证人、证物拿出来!我受了这么多天的窝囊气,我要个说法!



    朱?樘一脸恼怒之色道:“再不走,卸你军职,让你背上兵刃去城头当个士卒!”



    张延龄本还想说,从京城去偏头关有一千里,让我十天到……不把我累死?



    但被他姐夫这般威胁……



    他只能灰溜溜告退。



    ……



    朝议的第一件事,就这么顺利打发。



    随后好像也不是要谈华昶参劾鬻题案的事,华昶在行礼之后,已列到东班的文臣之后,毕竟他是大臣,总有地方给他站。



    而张周这边就比较尴尬了。



    他没有官职,也没有爵位,只是个贡生,还是个嫌疑人,怎么看这朝堂上都没有他立足之地。



    却是西班武勋之首的英国公张懋,回头笑看他一眼,往旁边让出个位置。



    意思是,秉宽你过来,咱站在一起。



    相比于文臣对张周的冷漠,武勋那边见到张周都很客气的样子,就差跟张周点头哈腰过来把自己介绍一番。



    好像他们也很欢迎过去张周跟他们一起站。



    而张周则继续笑着,他哪边都不去,就立在中间……那种全场瞩目的感觉,还挺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