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晴转多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三月十二。



    祈雨日。



    皇帝带着君臣出城了,张周也出城,不过他跟去天地坛等地方祈雨的君臣并不同路,因为他要出城试炮。



    跟他一起去的,除了东厂派来的太监杨鹏,还有锦衣卫指挥佥事、北镇抚司镇抚使郭昂,以及锦衣卫百户孙上器和工部的几人。



    “张先生。”



    一行还没等到城门,这边萧敬的马车也赶来了。



    萧敬从马车上下来,笑盈盈望着张周。



    “萧公公不是跟着陛下去祷雨?怎会出现在这里?”张周好奇望着萧敬。



    虽然你名字里少个字,但祈雨这种事,你萧敬作为东厂厂公不去合适吗?



    “呵呵。”萧敬笑了笑,“咱家今日是特地陪同张先生出城的,也是陛下所吩咐。对了,咱家还找人跟唐寅打了招呼,告诉他,其实他背后有贵人相助,他还说要来感谢你,并向您服软认输。”



    “是吗?”



    张周不觉得这时候跟唐寅论输赢是什么重要之事。



    最近他的事太多,唐寅那边哪凉快哪呆着去。



    萧敬陪着张周走一段路,笑道:“他知晓能拜入您的师门,这是天大的好事,能不觉悟的?”



    “呵呵,现在我都要考虑一下收不收这个师弟。”



    张周说着,目光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今天人可不少。”



    萧敬笑而眯起眼道:“先生,不是您说了吗?今天要多在人群中发出一些声音,现在不但是京城的百姓,只怕是整个顺天府的百姓,都知道陛下要祷雨。”



    张周回身打量萧敬一眼。



    心说怪不得?个老小子不去祈雨现场,感情你是奉命来观察舆情的?



    还说什么要跟我一起出城试炮?顺道的吧?



    “萧公公,你最近有没有改名的打算?”张周问道。



    萧敬惊讶道:“张先生何意?”



    张周道:“我觉得,腾飞的腾字,更适合你,或许对今日的祈雨也有一定的帮助。”



    “是吗?”萧敬苦笑。



    这都哪跟哪?



    “言笑了。好,各回马车,到了地方再说?”



    “你……”



    萧敬本想说,咱俩同乘啊,路上正好跟咱家讲讲这新炮有什么特别的,咋还不给单独面谈机会呢?



    ……



    ……



    张周是马上要入朝当文官的人,跟内官接触的事,他开始要逐渐避讳。



    尤其是什么单独密谈、同行之类的……



    不为别的,为自己的名声着想也尽可能避着,虽然他知道很多时候可能是避无可避,谁让皇帝没事就让这群内官来跟他打招呼做沟通呢?



    一行人浩浩荡荡出城。



    这次没去城南,而是去了城北。



    张周要试炮,如果跟皇帝在一边,别人还以为他有什么不良企图。



    终于下了马车,都督府那边也派人把炮给拉来了,而英国公张懋带着自己的孙子张仑出现在火炮旁。



    “英国公?您……怎也在?您不是应该在城南吗?”



    张周皱眉看着张懋。



    这有你张老头什么事?这会君臣都在祈雨,你英国公作为大明勋臣之首,居然跑城北来了?



    张懋笑道:“老朽准备让孙子张仑多见识一下,听说今天秉宽试炮,特地带他来的。这是请过旨意的。对了秉宽,听说这些炮,可是有运走的?”



    “你们都先退下。”萧敬一摆手,意思是无关人等不要在这里旁听。



    辽东战事的细节,那可是大明朝的最高机密。



    郭昂等人先到一边,而张懋却没有要把孙子屏退的意思,大概是说,我孙子将来也是大明栋梁,有什么不能让他听的?



    张周道:“没错,这种炮,是年初开始铸造的,由王恭厂配合研究铸造,本来是想赶在二月前铸造完毕,用以偏关一战,但因铸造工艺复杂,到三月初也不过才铸造出十几门,这次由户部郎中王琼亲自押送往宁远十二门,作为备战之用。”



    “秉宽啊,你可真是……博学多才。”



    张懋都不知该怎么形容张周的能力为好。



    说他是方士,居然是个马上要当进士的人,更可甚的是还搞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萧敬不解道:“张先生,为何这炮……还有这么大的窟窿?”



    大明是铸造火炮的。



    但因为明朝的冶铁技术落后,造出来的火炮沉重且效果不佳,铁的质量不行,密度分布不均匀,就容易出现炸膛的情况,再加上气密性等缘故,这种火炮多是用在二百米左右的袭扰,发个大铁球出去,能砸着人就砸着,砸不到拉倒。



    而张周所造的,则是在明朝中叶之后,从欧洲那边引进,或者说是从佛郎机海盗那搞来的“佛郎机炮”。



    “这是子母炮。”张周解释了一下,“这是母炮,母炮内并不添加弹药,另一边是子炮,一次发射完毕后,子炮可以拆卸马上做更换,如此瞬息之间可发出四五炮,再加上这种子母炮的重量不大,甚至四五人都能搬动,调整方向更为方便,是进行战事突袭的利器。”



    张懋问道:“秉宽啊,以老夫所知,这火炮呢最讲求密闭,你这么大的缝隙,子炮和母炮能对得上吗?那……岂不是发不多远?”



    “试试吧。”张周笑了笑。



    开玩笑呢?



    张周心想,我这可不是普通的佛郎机炮,是改良版的,材质也不再是这时代所管用的铜、铁,而是钢材。



    十足的“钢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