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马屁拍得很合时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京师,永康公主府内,太监马永成替张皇后出来传话,告知她有关让其教授小公主学问的事不成。



    “……长公主殿下,并非皇后无此意,只是皇后娘娘跟陛下提过后,陛下说会令为公主寻觅良师人选。”



    马永成也知道这位皇帝的妹妹脾气不好,说话时尽可能陪着笑脸。



    永康果然脸色也非常不佳,冷冷道:“不要就不要,没什么好解释的,身为大明长公主,也没那么多闲暇去给侄女授课。回去跟皇后娘娘说,我对此没什么意见。”



    “是。”



    马永成也觉得,你一个大明的长公主,当姑姑的,居然想着给小侄女当老师?



    就算你乐意,你皇兄她愿意?



    等马永成离开后,崔元从帘子后面走出来,在这个公主府有迎客等外事活动时,他这个名义上的男主人却总是躲在后面听的那个。



    但崔元似乎也没什么意见……他本就只是个监生之子,靠妻子才有官职和地位,他本身也没大的才学,出去与人结交别人也多都是看在他身为驸马的面子上,在家里也很没存在感。



    “长公主,想来陛下并不是有意要拂你的面子,这是在为你着想。”崔元还出言安慰妻子。



    永康瞪了丈夫一眼道:“要不是你没什么大能耐,还需要我出去抛头露面吗?”



    崔元一怔。



    这叫什么话?



    你从嫁给我第一天,就知道我是什么出身地位,现在才后悔嫁错郎?早干嘛去了?以你的身份,想嫁什么样的名门嫁不了?当然,也要看别人是否愿意尚你这个长公主……



    当驸马没人权啊。



    “怎么?说你两句,又要甩脸色?大男儿就该走出去,让人知道你有本事!你看看你那个妹夫,他算个什么东西?现在还不是照样在西北混得风生水起?”



    永康这就有点像是所有“恨夫不争”的已婚女人,拿出来的案例,也不是别人家的孩子,而是“别人家的男人”。



    饶是崔元脾气好,听了这话,心里也不是个滋味。



    皇帝跟他之间是大舅子和妹夫的关系,而他跟张延龄关系相同……之前他跟张延龄之前虽有地位差距,但至少妻子不会拿张家人来跟他作比,以往比比张延龄,他还自我感觉良好,但突然之间……好像张延龄也当了别人家的老公。



    就我妹夫?



    那货斗大的字能认识一箩筐吗?



    “这不是……没有时运吗?”崔元也显得很遗憾。



    张延龄人家什么背景?我什么背景?我全部的背景还要靠你这个婆娘呢。



    永康轻哼道:“凭什么张家人行,你就不行?最近我也在想办法入宫去,就算是皇后不肯帮,去跟皇祖母说说,也是有机会的。”



    “长公主啊,咱现在日子挺好的,何必自寻烦恼呢?”



    崔元对此不以为然。



    怎么就说到要为我争取“机会”了?争取什么机会?



    永康道:“你又没比张家兄弟俩少点什么,以你的聪明才智,好好干,怎么就出不了头?你我不想,孩子们也不想有个窝窝囊囊的爹!为了这个家,你要努力起来,这一代还能指望我,等下一代他们指望谁?”



    尽管崔元是那种混吃等死的性格,听了妻子的话,他似乎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正要被妻子说服。



    但心里又在犯嘀咕……朝廷这么大,有我一个驸马什么事?



    ……



    ……



    草原,猫儿庄。



    张周亲率的一万兵马,在浩荡之中开进草原,并跋山涉水一百多里,抵达了目的地,即将修造城池的猫儿庄。



    据《方舆纪要》记载,猫儿庄位于“(大同)府北百二十里。”



    永乐十九年明廷在猫儿庄设军备御,洪熙元年修筑因多雨而颓圯的缘边三山等处及猫儿庄鸦儿崖烽隘口。



    正统元年专命总兵巡哨严备,以此地为明朝接待漠北使臣的关口。



    正统十四年,也先挟持英宗出宣府,过猫儿庄、九十海子,历苏武庙、李陵碑,至黑松林,到也先营。



    从那之后,猫儿庄正式被荒弃,这次张周过来,还能看到很多遗留下来几十年前修筑堡垒、烽火台的遗迹,草深叶茂,这些遗迹近乎已跟自然融为一体。



    “制台大人。”



    总兵王玺到了猫儿庄的高地,也就是猫儿庄烽火台的遗址,见到正在看风景的张周,“三军人马已抵达,各路的营地已经下土,扎营后派出夜不收,周边三四十里并不见鞑靼人的踪迹。”



    “部分重炮列在前阵,按照您的吩咐,是为等王军门从威宁海撤兵,以防遇敌随时准备应战。”



    王玺这次的任务很简单,就是随在中军之中,跟随张周一起到猫儿庄,等王守仁巡防威宁海结束,回兵后双方一起回大同边塞便可。



    张周抬头看着天色道:“这天倒是不错,就是有些炎热,军中将士没有感染疫病的吧?”



    “没……听说。”



    王玺这两天只顾着行军,他还真没留意有关军中疫病的动向,但料想若是有相关的事项,早就该有人告诉他了。



    没有报上来的,等同于没有。



    张周道:“这草原上,野兽横行,豺狼虎豹什么的倒也不足为虑,反而是那些看起来不太起眼的小东西,有可能会影响到军中的安稳。”



    “制台大人的意思是?”



    王玺感觉到自己脑袋不够用。



    明明能听懂张周所说的每个字,但就是听不懂连在一起的意思。



    这打哑谜的本事……果真是读书人的性格,不然为啥人家是状元出身,还是天师呢?一般人印象中的神棍不都是故作深沉?



    张周道:“我说的是鼠疫。”



    “这个……”王玺道,“往常年瘟疫的确会在部分地方流行,但草原上……就不太清楚。”



    张周点头道:“军中将士也一定要注意卫生,猫儿庄下面不就有个小泊子?草原上这个海子那个海子的,本官不想记,让士兵们有时间,去泊子里好好沐浴。以后这军中的条件要改善,尤其涉及到个人卫生,还有出恭等事。”



    王玺从没见过这么治军的主帅,都听愣了。



    带兵打仗,还是在敌人的地头,居然让士兵们下水去洗澡?



    还提什么要注意个人卫生?



    这都应该是带兵主帅应该在意的问题?任何兵法韬略上,都没提这么牛逼的事情啊!看来……果然一代名将有其与众不同的关注点。



    还是太年轻了。



    “末将这就去吩咐。”就算王玺心中万马奔腾,还是纯种的曹尼马,但嘴上还是要表现出受教的模样。



    一点都不带含糊的。



    张周点头:“好,快去!再是把夜不收散远一点,百多里内的消息要丝毫不漏,快马往来于威宁海与猫儿庄之间,两点一线不过百余里,我要四个时辰之内快马要能完成往来!这是为以后的巡防打下基础……”



    “要在猫儿庄筑城,少说要调动两三万役夫出来,若是不能保证此处的安稳,建城又有何意义?有关威宁海的消息,再去探,保证那边的消息要在两个时辰内传到我手上来!”



    “是!”王玺本来对张周的崇拜,建立在张周能借助天意打胜仗之上。



    跟张周出兵一次,他也不由暗叹,这执行力,可真非一般的将帅可比,但就是追求的细节……有点不同寻常。



    但可能就是有能耐的人关注点不同吧。



    ……



    ……



    在张周三天时间带兵抵达猫儿庄的同时,王守仁也带兵抵达了威宁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