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妄议朝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在有条件之后,他凭着对知识的渴求,勤学好问,跟李善长和刘基等人学习了很多东西,用了极大的毅力和功法,这才将年少时候缺失的学识补救了回来。



    所以,他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工作。



    特别是太子朱标。



    朱元璋专门安排了翰林院的大学士,学识渊博的大儒宋濂教导朱标。



    宋濂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将朱标教导得知书达理,温文儒雅,慈仁殷勤,颇具儒者风范,而且不骄不躁,虚心求学。



    可是……



    太子怎么来监牢中反省一趟,还认了一个老师了?



    而且还是一个秋后问斩的犯人!



    犯人也就算了,那人还是杨宪的门生,按年纪来说,应该和太子相差无几。



    他到底给标儿灌了什么迷魂汤,让标儿不仅好酒好菜的招待他,还管他叫先生?



    朱元璋面沉如水,下意识的微微眯了眯眼睛。



    看着朱元璋的表情,刘基心中已经开始升起不妙的预感。



    只听墙内二人闲叙片刻后,杨炎道:“黄公子,咱们上次说到哪儿了?”



    朱标回道:“先生,咱们上次说到了西汉的七国之乱。”



    “嗯。”



    杨炎点了点头,道:“楚汉相争时,汉高祖刘邦迫于形势,分封了异姓诸侯王,后来汉高祖有感于诸侯王的强大,采取断然手段,消灭了异姓诸王。”



    “可是在消灭了异姓诸王后,汉高祖发现光靠朝廷的力量无力直接控制全国他在异姓诸王的旧土上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氏宗室子弟为诸侯王,史称同姓九王,并与群臣共立非刘姓不王的誓约。”



    “随后经历了吕后专权以及文帝时期,到了景帝继位之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泱集权。”



    “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削藩之举在朝野引发震动。”



    “最终,以吴王刘濞为首的藩王以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西向,从而开始了西汉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这并不是什么稀奇事,而是历史上的著名事件,墙内外的几人除了毛骧之外,都是有学识之人,自然也都知道。



    只是他们不知道,杨炎为何要提起这个大家都知道的著名事件。



    刘基不知为何,心中总感觉不妙。



    他的这个名义上的徒孙,在太子面前提起了七国之乱,这是论史,以史为鉴,这是好事,就怕……



    借古比今啊!



    刘基眉头不自觉的皱了起来,心头的愁云开始聚拢,这时,只听牢房那边传来杨炎声音:



    “那么问题来了。”



    杨炎看着朱标,问道:“前有西汉的七国之乱,后西晋的八王之乱,为何当今圣上仍旧要采取分封王戍边之策?”



    完了完了!



    刘基心头猛地一突,差点儿晕厥过去。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果然!



    要开始妄议朝政了!



    刘基悄悄瞥了一眼朱元璋,只见后者虽然不动声色,但一双虎目又微微眯了一下,这可是皇上被触怒的标志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