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这些女孩已经一一走过,陆定渊却没有说话,旁边的人越等越是忐忑,终于听到他说:“带下去吧。先洗个澡。”

    领了话的婆子松一口气,也不敢多看头上那张造孽的脸一眼,连声催促那些弓背低头的女孩跟着她走,一行人迈着小碎步离开了院子,只有在跨过门槛前,才有两三个胆大的偷偷回头,在青瓦红柱间看到一个不甚分明的侧影。只是这个侧影也足够了,然后看傻了的她们一个绊住了另一个,差点乱了队伍,被小声骂起来的婆子扯着走了。

    陆定渊能感觉到那些短暂停在他身上的天真目光,但这些像未开蓓蕾一样的生命激不起任何涟漪,同院子里的草木土石没有任何区别。

    今日暂时充作他小厮的是林兴贤从手下人中挑出来最机灵的一个,名叫沈飞的,他看最后一个纤细的身影都消失在道上,才小心地窥视着他的脸色,说今日的第二件事:“大人,城中张、王、李、钱四家的家人又来到侧门,这次带了一家带了一车的礼……”

    “打回去。”陆定渊淡淡地说。

    “是,大人!”

    应下之后,他却未立时就走,原地站了片刻,他才犹豫道,“大人,这四家送来的不仅仅是礼,还有各家当龄的女儿……还有,文知、罪臣文智渊在昌江城这里纳的那个妾夫人,她说,她那天走得匆忙,内宅还有一些嫁妆没拿走……”

    他闭上了嘴。

    因为他看见陆定渊笑了。

    那是一个微微的,连他这样混不吝的男人都有一瞬晕眩的笑容,但在短暂的惊艳过后,就有一股寒意止不住从他心底升起。

    虽然沈飞在听到那些人张口就来的也觉得简直是个笑话,他也当面斥责“你们可知自己在说些什么?”,是林捕头告诫他“凡事上报,不可遗漏”,他自己也抵不住他们哀求,收了孝敬才替他们将话传到大人面前,但如今看到这个笑,再想到那些人眼中的期盼,他那仅有一点的良心竟开始隐隐作痛起来。

    沈飞此人能被林兴贤力荐到陆定渊面前,是因为他在众人之中有个外号叫作“油头”,其一是他长相至少在昌江城中算得上不错,有好事或者正事的时候让他站在前边,能拿的出面;其二便是他油嘴滑舌,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其三便是他生性惫懒,做事出工不出力,若不是也不多占同僚便宜,不然怕是天天要被人蒙了麻袋暴打。

    这样的沈飞生平难得服气几人,除了他爱听的那些戏文里的英雄人物,在世上的活人里头,不啻于再生父母的林兴贤林捕头是一个,小封大人是一个,并且是隐隐要压过那些戏文英雄的一个——戏文里的英雄能单手拎起八十斤重的紫金锤,却不及小封大人空手拆屋来得更接地气,更震撼人心,这两位都是他受了他们大恩的。但眼前的锦衣卫大人……

    自三公案后,锦衣卫事迹通传天下,沈飞这种闲人也是听过几耳朵的,知道他们冷心冷面,雷厉风行,不近人情,上至王公,下至走卒,凡阻碍者皆可立斩刀下。沈飞听了既觉得可怕,又觉得他们威风畅快,好似“男儿何不带吴钩,一剑光寒十九洲”,却从未想过有一日真人会出现在眼前,并且比他想象中的更惊为天人,更冷酷凌厉,更毫不容情。

    就像想象中一样可怕,也和想象中一样令人心折,斩倭寇,闯匪寨、缚豪强,桩桩件件,都是非凡手段,还举重若轻……然而当林兴贤找上他时,沈飞便成了那个叶公好龙里的叶公,痛哭流涕,撒泼打滚,嚷嚷大哥是要将他推入火坑,难看得不得了。

    如今他战战兢兢,小意殷勤,不敢多问多看,所幸大人似乎也并不将他放在眼中,那一笑虽然令人遍体生寒,落到沈飞耳中的最终却是这一句:

    “好啊。放她进来。”

    于是沈飞快步出了院子,拿着牌子去往侧门,路上经过县狱,隔着墙隐隐有些哀声传来,比起之前安静了不少,不是因为里面的人已经看清了风头,知道再闹无用。他们的安分纯纯是被饿出来的——不论是谁,只要三天没有饭吃,只有几口清水续命,连看到墙角跑过的耗子都要眼放绿光,想闹都是闹不动的。

    不仅昌江城中曾经非常有脸面的老爷们是如此,各家寨子的当家头目也是如此,锦衣卫的这位大人对他们一视同仁,公平得很。

    要说沈飞佩服他现在侍奉这位大人的地方有许多,其中一条便是文智渊文知县在任时,固然有他敷衍职责不肯做事,成日在内宅吟诗作对,感风怀月,只管过他那酸臭日子的缘由,但便是像上任知县那般人也算得上精明有野心的,在林兴贤手中也讨不了多少好,若是有事却不同林大捕头商量,就会处处意外,步步难行。

    要说沈飞是昌江县衙的油头,林兴贤就是昌江城最大的刺头。

    而这样的刺头面对这位大人不足一日,便毅然倒戈,做下了他自己都觉得吃惊的大事——即使他还没对兄弟们说是什么样的大事,但已经有些人隐约察觉出来了。大人并不时常,甚至可以说极少彰显自己的官威,整个县衙都已经对他服服帖帖,被他如臂使指。

    正如今日侧门的热闹,昌江城的几家几族家长虽然已经在县衙大牢中关足了五日,但余威尚在,仅有二人的门卫能将他们二三十号人牢牢挡在门外,一点吵嚷传不进内宅,证明的不仅是能耐,更是忠心。

    或许他们就这样被挡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