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早朝散后,萧弈手持笏板,身着绯色朝服,从奉天殿前的白玉云龙浮雕丹陛左侧拾级而下,百官们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议论着前天除夕宫宴上的事。

    今日是正月初二,按□□皇帝定下的规矩是要开朝会的,但是承平帝疲于处理政务,有时一停朝就是十天半个月,谁也没想到今日竟破天荒地要上朝。

    等到上了朝,众人才知道承平帝还惦念着改革税赋、充盈国库之事。

    今日日头正好,琉璃瓦上残存的积雪尽数消融,金芒熠熠,雪霁初晴,碧空如洗。萧弈一个人沿着玉石铺就的路往奉天门走去,一身绯色缎面朝服被太阳照得微光浮动,贵不可言。

    徐嗣明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上来,拿袖子揩了揩汗,道:“长豫,你走得这么快做什么?”

    萧弈转身看了看跑几步就满头大汗的徐嗣明,道:“皇上召我去东暖阁议事。”

    徐嗣明缓过气来,捏着笏板,道:“可是为了改革税赋、清查田亩之事?”

    “圣上的心思,不是你我臣子可以揣度的。”萧弈边走边说。

    徐嗣明身子胖腿短,没走几步就被落下,他迈着小碎步赶上去,道:“长豫,整顿赋役制度,非同小可,这里面的利益关系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恐怕没那么容易,一旦开弓可就没有回头箭了。”

    萧弈瞥了他一眼,不置可否,迎着风往前走。

    徐嗣明道:“这拉弓的人,是功臣,也是罪人,百姓的日子兴许会好过些,可那些地主豪绅怎么肯把嘴里的肥肉吐出去,他们会记恨谁?”

    “子光兄的意思长豫明白,只是此事乃是圣上的意思,长豫只是遵旨办事罢了。”萧弈道。

    徐嗣明捻了捻下巴上的山羊胡,恍然大悟道:“原来你早就盘算好了,借着圣上的旨意办事,倒也少了不少阻碍。”

    萧弈轻笑,寒凉的风掀起他的袍角,明算暗算皆掩藏在幽深的瞳眸中,“全仰赖圣上仁慈,体恤百姓。”

    徐嗣明笑呵呵道:“是我多虑了。”

    “子光兄先去内阁吧,年前还有些不太紧要的奏疏还未批,子光兄斟酌着办便好。”萧弈微微颔首。

    徐嗣明点头应下,看着萧弈远去的身影,周身又漫上一股寒意,他好像越发看不透萧弈这个人。

    萧弈一进东暖阁,一股热气就扑面而来,暖阁里地龙烧得太旺,鎏金鹤首博山炉里安神香的烟雾缓缓升起,一室浓香。

    承平帝正坐在龙椅上,撑着额头小憩,听到内侍通传,抬起眼皮,问道:“萧爱卿,郑邺的事,你可听说了?”

    萧弈道:“臣未曾听闻。”

    承平帝叹了口气,犹豫再三,还是将郑邺的事与萧弈说了。

    “这事乃是陛下的家事,况且牵涉后宫,臣不敢妄言。”萧弈道。

    承平帝咳嗽了几声,脸色不太好,看上去比之前要苍老几分,“朕为了此事忧心不已,萧爱卿但说无妨。”

    “郑邺罪无可赦,但若以此为由降旨惩处,恐怕有损崇宁公主清名,”萧弈望着已显颓势的承平帝,道:“之前户科都给事中弹劾郑邺的折子陛下压下了,不如趁此机会治他的罪,这样于他,于崇宁公主都有好处。”

    承平帝点了点头,道:“嗯,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只是……”

    他朝萧弈摆了摆手,双手撑在案上,眉头紧锁。他一来忧心该找个什么由头惩治郑邺,二来对赵元芷失望至极,却又不知该拿她怎么办才好,可这话他也问不出口。

    他看着案上的墨玉砚台出神,赵元芷精心设计,请郑邺入局,难道她真的喜欢郑邺那个五大三粗的武夫不成?

    萧弈心中明了,知道承平帝担心的是什么,又道:“陛下,此事不同于一般的政事,关系到陛下最疼爱的崇宁公主,若公主真的如此钟情郑将军,不如饶郑邺一命,让他自己上书请辞,将公主许配给他,到时他必然感激涕零,叩谢天恩。”

    承平帝重重叹了一口气,脸色阴沉,鬓边染霜,东暖阁暖意灼人,他仍觉得浑身发冷。他权衡再三,觉得这是两全其美之策,“就按你说的办吧。”

    萧弈微微侧目,瞧见阳光透过素白的窗纱,洒在窗下青花白瓷瓶里的那几只鲜红的丹砂梅上。他微微眯起眼,想起除夕夜他在望仙楼最高处看见的那一幕。

    承平帝起身在绒毯上来回踱步,双手反剪在身后,“税赋改革、清查田亩之事,也要尽快着手去办。”

    ——

    坤宁宫中,吴皇后坐在菱花镜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