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天际渐泛鱼肚白, 一晃便到了归宁的日子,郁华枝心里记挂着此事,即便睡意未消, 也揉着眼睛坐起身来,这一动身旁的赫连羽也睁了眼,轻声问道,  “这是怎么了?”  郁华枝眼睛都还没睁开,斜靠着他,  “今日不是要回门么?我们怕是该起了。

”  赫连羽掌心拂过她光洁的面颊,温和开口,  “现在天色尚早, 再睡一会也无妨,不然我只怕你困坏了。

”  郁华枝叹了口气, 无奈道,  “他毕竟是我父亲,元贞国把归宁看得极为要紧, 礼数不周, 那是要被说道的。

若是夫君在朝为官, 指不定要被参一本不敬尊长呢。

”  赫连羽好以整暇地歪头看着她, 笑道,  “夫人觉得元贞国内何人敢参我?”  郁华枝刚打了个呵欠,眼睛湿漉漉的, 这般怔忪望过来, 实在惹人怜爱,  “好像没有……”  赫连羽将她圈进怀中, 热息落在她耳畔, 便勾起昨夜那些个羞人的回忆, 只觉得浑身都痒痒的,笑着便要躲开,闹得红了脸才作罢。

  顾嬷嬷看时辰差不多了,便大着胆子朝屋里开口,  “将军、夫人,可要起身了?今日归宁只怕迟不得。

”  郁华枝朝他调皮一笑,便开口道,  “知道了嬷嬷,我们起来了。

”  待二人用了早膳,踩着吉时出了府门,马车从京城最繁华街巷驶过,从前或许还不知这是赫连府的马车,如今就算黄发垂髫也尽皆伸长了脖子张望,也不知是否有缘得见马车里的神仙眷侣。

  前几日茶楼酒馆不少说书先生不约而同地讲起了两国相争的态势。

  只道从前元贞国的领土如今在萧国治下,算得上十分安定繁荣,虽两国风俗不同,但明渊帝旨意陆续发下,凡两国通婚者皆有赏,或是田亩,或是银钱,皆登记在册,若是日后有了儿女,又另有赏赐,已施行一年有余,收效甚佳,两国百姓相处愈发融洽。

  不知是否有人在背后推动,此类消息传遍连同京城在内的元贞国各州,在民间反对萧国之声也愈发弱了下来。

  加之宣武帝驾崩不足两年,魏齐霄方继位便闯下那般祸事,以至于令元贞国陡然失了一半疆土,即便先帝余威尚存一星半点,还有忠心不二的臣子念其殊遇,欲报之于新帝,但心下又怎会不失望?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1],萧国此番动静配合得宜,就似那般温水煮青蛙一般,只要拿捏住了民心,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2]。

  魏齐霄近来也听到了些风声,更有民间童谣,直指元贞将亡,萧国一统天下,震怒之下斩杀不少传播谣言之人,这才少了些议论。

  只是谣言猛于虎,世人皆有口舌可辩,若仅靠杀戮截断谣言,待到杀无可杀之时,可还有百姓心悦臣服?  不消两刻钟便到了郁府,比起大婚那日水泄不通的街巷,今日马车明显快了不少。

  说起郁文亭倒是好笑,明明起了个大早,又是挑选衣裳,又是仔细收拾自己的胡须,像极了要见心上人的姑娘,分明一早就派了管家在门口守着赫连府的马车,但又略作矜持,马车都快停下了才从府里出来,一派持重的模样。

  郁晏欢和郁卿川兄妹得了消息早就在府门前等着了,见了父亲这般模样皆是有些无奈,只是不好多说。

  这头赫连羽先行下了马车,一身绛紫金线君子兰绣袍,头戴玉冠,矜贵无匹,若说是皇子也无人会反驳。

  本已足够令人赞叹,又见他目光柔和望向身后的女子,稳稳接住她下了地,待郁华枝站定,众人才看清她今日的打扮。

  头戴点缀翠玉的珍珠花冠,一袭螺甸紫羽缎乌金云袖裙,娉婷生姿,顾盼生辉。

  郁华枝同赫连羽站在一起,含笑望着哥哥姐姐,虽才出阁三日,却像许久未见一般,实在是有些挂念。

  郁晏欢端看妹妹的气色便知,二人夫妻情浓,心下自是欣慰,郁卿川也挑了挑眉,不置可否,望着妹妹与赫连羽走上前来,  “女儿见过父亲,劳父亲久候,今日归宁给您请安了,不知这几日父亲一切可还安好?”  郁文亭见女儿懂事,自是欣慰,说着便红了眼圈,看得郁华枝心下慎得慌,  “为父一切安好,可真是做新妇了,华枝懂事不少。

”  他说着便转向赫连羽,笑得灿烂,  “将军,我家华枝这几日给你添麻烦了,若有不周之处,便劳将军海涵了。

”  赫连羽耐着性子,略笑着点了点头,  “小婿给岳父请安了,华枝这般好的夫人自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