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少女(7)(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这一次有了心理准备,程程没有再浪费时间。她用最快的速度返回酒店,打开房间里的电脑找资料。

    包括之前张舟舟提到的纪录片《高考之后》,还有很多和招生宣讲会相关的消息。只要是网上有的,程程都尝试收集起来——她认为自己对表演的主题理解不足,得‘补课’。

    她显然不是那种天才型演员,甚至连中人之资都没有。有的人可以通过‘共情’,揣摩出一个人生经历和自己完全不同的角色该怎么演。哪怕谈不上‘惟妙惟肖’,也是有模有样的。而程程不行,她在这上面笨拙地让自己都觉得茫然。

    明明在其他事情上,她也没有这么‘笨’的。她只能承认,她就是不擅长表演,不知道为什么。

    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永远都无法理解为什么有的人可以那么灵巧。反之亦然。

    了解‘招生宣讲会’是怎么回事,只是一个方面。对于程程来说,她还要了解她扮演的那个角色,那个农村出身,家庭条件很差的女生,她得理解这个人物微妙的心态——呈现在前面的只是招生宣讲会结束后的一点儿片段,但这个片段后必须要有完整的逻辑去支撑。

    程程不知道别人需不需要这样做才能演好角色,大概是不需要的。因为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准备的时间是有限的,大多数演员也没有足够的准备余地有些项目确定演员之后,要隔一段时间才开启,但这不能说明什么。

    演员们也不是这段时间就光等着开工了,他们还有别的工作要做呢!有的是手头另有项目要完成,有的是上节目、拍广告、参加各种活动

    但程程需要这样,上辈子她唯一一个拿得出手的角色,是女主角同父异母的恶毒妹妹。这个项目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延后过,那段时间她又恰好空窗了一段时间,有足够的时间准备这个角色。

    她那个时候太绝望了,尝试过很多表演方法,上过公司请的老师的课,也去影视学院旁听过,咨询过一些业内前辈没用,通通没用,她始终是块木头。当那些科学的、系统的表演法都没办法帮助她时,她那次选择了‘笨办法’。

    很接近‘方法派’的笨办法。

    ‘方法派’有很大名气,特别是在业外,更是将其传的神乎其神。其核心就是演员彻底打开自己对自己的控制权,将自己交给自己要塑造的角色,不仅仅是共情,而是融入。自己就是角色,人戏合一,浑然天成。

    不少‘方法派’演员传闻都有精神上的问题,也和这种表演法的特殊有关。毕竟听起来就很容易走不出角色,造成认知障碍、人格分裂之类的毛病。

    但实际上,业内对‘方法派’的认知是实用主义的。既没有妖魔化方法派,觉得选择方法派就上了心理医生的预备病人名单了。也没有神仙化方法派,觉得这是提高演技的灵丹妙药。

    方法派只不过就是众多表演方法中的其中一种,甚至很多科班出身的演员,在读书的时候老师都不会在课堂中特别强调表演方法。所谓的方法派等表演法,更多出现在纯理论中,而‘表演’恰好是一门实践占主导的学科。

    在实践中真用不上这倒不是说这完全没用,而是对于绝大多数的演员来说,都不到谈论这个的时候。

    如果不是天才型演员,大多数的演员不知道要在这一行摸爬滚打多久才能对表演有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适合哪种表演法,知道怎样塑造角色,知道

    这种情况下,妄谈使用哪种表演法,其实也是挺可笑的。

    所有演员其实都身兼多种表演法,不可能只用一种表演法——既有体验派的共情、方法派的融入,又有表现派的设计与拿捏。当然,如‘质朴戏剧’的专注、‘环境戏剧’的自由等等,也常被吸纳。

    对于程程,之所以说这是‘笨办法’,是因为她的融入是彻彻底底的融入!她那段时间干脆以角色的名字生活,构建了角色完整的人生经历,然后一切都从经历出发,逻辑严密。

    虽然因为准备时间还是不够,她没能彻底融入角色(也因为这个角色本身就很浅薄刻板、不真实,逻辑上怎么弥补都存在漏洞),但她那次的表现至少比过去任何一次都强。别说和自己比了,就是和剧组其他角色比,她也很亮眼。

    当然,这也有偶像剧不怎么需要演技,大多是年轻偶像来演有关。

    在那之后,程程也尝试过复制这次的‘成功’,但她没机会了。女爱豆的花期是很短的,公司肯定是想利益最大化,怎么会看着她为一个不能带来多少人气的女三号、女四号花那么多时间精力?

    广告不拍了吗?综艺不上了吗?商演不去了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