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少女(18)(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程程并没有去靖县县城,如果是县城的话,哪怕靖县再穷,基本的城市建设也是有的。所以出租车在进入靖县之后,程程就叫停了,这里是靖县下辖的一个乡镇,‘良乡’。不是最困难的乡村,但已经能一窥落后的真实了。

    良乡给程程的感觉像是纪录片里,九十年代末、两千年初的地方乡镇。整个镇子只有一条不算长、不算宽的水泥路,商店也基本集中在这条路两边——大多是两三层的楼房,楼下开商店,楼上住人。

    楼上的窗户总能看到锈迹斑斑的防盗窗,白亮又黯淡,像旧时代。

    这些楼房在本地算是好房子,但普遍没什么审美,会在外壁上贴粉色的、白色的、蓝色的瓷砖,会加两根‘罗马式’的柱子,会在屋脊两侧装点一对兽头如果是条件更好的家庭,或许还会在门口加一对石狮子(不见得是石头做的,只是看起来像)。

    集中了古代、现代、中国、欧美的元素,零散又杂乱,是会让学过设计、美术等东西的人哭笑不得的那种。

    程程在一家‘批发部’买了一瓶水,打听了一下镇上的学校在那里。经过批发部老板的指点,她步行了七八分钟找到了学校——良乡不大,学校也不可能在犄角旮旯里,挺好找的。

    ‘良乡中学’不大,有一个挺局促的椭圆形操场,操场两头的草坪,一头的草坪上有升旗台,另一头的草坪中央有个跳远用沙坑。至于中间,是水泥地的篮球场,两个。

    外围一圈黑色煤渣跑道,然后就是围着操场建设的学校建筑了,有三层的教学楼一栋,有两层的宿舍一栋(男女生各住一层,二楼从后门进楼梯,做到了和一楼不通)。

    还有,最新的楼可能是正对着升旗台的科技楼,但也充满了世纪初的审美。程程没办法进去看看,所以也不知道乡镇中学的科技楼里到底有什么。

    食堂是一层的平房,因为已经过了吃午饭的时候了,门锁着,所以程程也没看到。

    再剩下的,是教务处的办公室,以及更像是‘住房’的房子程程猜测,这可能是给学校老师分的房子。

    这所学校管的不严,或者说,是宽进严出。进来的人只要不是看起来太可疑,门卫大爷都只瞟一眼。但穿着校服的学生,想要出去,那就难多了。得益于此,程程很容易就进去了。

    在学校里逛了一圈,倒也有人对她这个生面孔行注目礼,但都没有上前来问她。

    遇到一个班上体育课,零零散散几个男生在篮球场上打球,没什么水平可言,大都是没有防守随便投篮都命中率极低的那种。其他人,有的回教室了,有的就散在草坪、花坛这些地方休息。

    程程发现这所学校人很少,不算多的教室也填不满。一些原本在使用的教室,好像也上锁了,她猜应该就是这几年,乡镇学校的人在飞快减少一方面是独生子女政策发挥了作用,学生减少了。另一方面,这几年经济条件过得去的家庭增多了,这些家庭大多会选择送孩子去县城里念中学。

    剩下来的学生越来越少,留下的大多数还是家里条件不太好的。

    程程暗暗观察这些学生,发现相比起星城乡下的学生,他们确实显得朴素很多——那种感觉很难描述,大概就是,哪怕不学好的坏学生,良乡这边的坏学生都要多一点劲劲儿的感觉。

    这边的学生看起来落后了大城市有十年,程程还看到一些女生头上别的发卡,是自己读小学时别的那种。她身边的同龄人,类似风格的东西,已经好多年没有见过了。

    虽然这样说不太恰当,但确实是充满了‘土气’的,而这种‘土气’,让这里的学生哪怕穿的鲜艳,也还是显得灰蒙蒙了一些。

    程程在学校里逛了一个下午,在操场上看他们自由活动,在教室窗边看他们上课自习。记住了这些乡镇同龄人的不少小动作她感觉自己挺有收获的,但仔细想想,又说不出自己有什么收获。

    到了放学的时候,程程提前了一会儿出来。在学校对门的小卖部那里买了一本奇幻杂志,小卖部的一个柜台上散落着很多用塑料包封封着的杂志和言情小说,杂志大多数都是过期了超过一年的,这样杂志的进价就很低了,属于这边的学生也愿意买的。

    “老板,我买本书在这儿看,你找个椅子给我。”程程用到了自己表演课的成果,显得非常镇定,仿佛自己就是本地人,真的很在行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