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永乐五年,初秋。

    红枫镇遍植枫树,不止山野田间,就连镇子上,也家家门前屋后都栽上过几株,在这个时节,霜染层林,正好红云漫天。

    今日是红枫镇的名人陈举人家嫁女的日子,整个红枫镇上至府衙大人下至街坊百姓全都来了陈家喝喜酒,十里红妆跟红枫阵阵相得益彰,给足了陈举人面子。

    陈家也不吝啬,几个叔伯弟兄在外面迎宾陪客,那宴席更是足足摆了百八十桌。

    陈家家主陈彦许,考了十多年,终于在四十二岁中举,在大周举人是可以出仕的,但是陈彦许自称年纪大了,不愿离开故乡,便在老家红枫镇由官府出资建的书院里授课讲学,颇受人尊重。

    不说陈彦许本人,陈家两个儿子也年级轻轻便中了秀才,大儿子更是跟他父亲同一年中举,随后又中了进士,如今在江州外放做官。

    所以陈家在这红枫镇也算是远近闻名了,而这次嫁人的,是陈彦许的幼女,陈家儿子多,女儿就这一个,还是个最小的,便格外偏疼些,婚礼办得盛大,街坊邻居也格外给面子。

    不过人多了,这闲言碎语总是少不了的。

    听说新郎官是书院的学生,家境贫寒,住隔壁乡下村子里,家里独门独户的,连块地儿都没有,家里也没个顶事的。

    陈家将女儿留到了十八岁,拒绝了好多想来结亲的人家,就连红枫镇首富家的公子都给婉拒了,不知道为什么倒是看中了这杨家。

    看得出来陈彦许对这女婿甚是满意,整个人喜气洋洋的,跟平日里的那副老学究样很是不同,倒是其妻姚氏,眼睛红红,像是掉过眼泪了。

    也是,自古只看见男人读书考取功名,光宗耀祖,那成功的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多的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家里又没个进项,只能靠女人贴补,这背后的心酸,姚氏过来人,想必最为清楚。

    大家嗑瓜子儿的同时都忍不住想看看这新郎官究竟是何等人物,竟然如此家境还能被陈举人看中,想来是有点学问在身上的。

    大家都伸长了脖子望着街门口。

    等那骡队一到,大家都傻眼了。

    本来听说杨家很穷大家还不信,很穷能被陈家看上?大概是人谦虚跟陈家比起来穷点儿吧,这会儿见他们接亲都是用骡子,后面跟着一辆寒酸的牛车,人群里不少人都发出了“啧啧啧”的声音。

    待走得近了,一身红色喜服的新郎官翻身下马,哦,不是,翻身下骡,大家伙儿又都瞪大了眼睛想细瞧瞧有何过人之处。

    只见那新郎官动作娴熟,干脆利落下来,正红色喜服衬得人面如冠玉,身姿挺拔,一时间就连身旁带着大红绸花的骡子也显得神气了不少,他长腿微迈,几步便往围满了人的陈家大门而来,众人不自觉给他让开了一条大道。

    与街坊邻居们的诧异好奇相比起来,陈家人的表现则淡定许多,顺顺利利就让一群人进了门,街坊们这才反应过来,怪道能被陈举人看上,这外貌在红枫镇怕是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了,大家吵着嬉笑着跟着往后堂而去。

    陈家那边热闹非凡,清水村这边的杨家却清冷了许多。

    杨家这边并没有什么亲戚朋友,只清水村的村民坐了个四五桌,加上杨靖书院的几个同学帮忙,拢共不过六桌人。

    杨家是外来户,几年前才迁来清水村的,住在村尾僻静处,人口少,只母亲王氏带着一子一女寄居于此,哦,还有一个据说是王氏兄长的瘦弱男人。

    王氏的女儿还小,儿子在书院念书,她自个儿平日甚少出门,也鲜少跟邻居打交道,只是她绣活好,村民们总能看见王老爹拿着她的绣品出来变卖,以此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刚开始的时候清水村的村民们对这家人很是好奇,毕竟一家子人长得俊又举目无亲,总是有各种传言和猜测,但从未有人证实过,久而久之,都各过各的日子去了,谁还关心这些有的没的。

    直到听说他们家儿子不仅中了秀才,还要娶举人老爷家的女儿,大家忽然想起杨靖那张脸,恍然大悟,不说人最后到底能不能中吧,这芝兰玉树般的人物,就是放家里也赏心悦目啊!

    这让清水村的村民们牙酸了好一阵,这不到了这一日,都纷纷上他家来喝酒,待见着那一抬抬的嫁妆搬了好久才进了门,大家再也酸不起来了,只恨自家没个神仙似的儿子,暗暗发誓等会儿酒席上一定要给新郎官灌个人事不省。

    杨家人口少,宅子不大,这会儿挤满了看热闹的人,正堂就显得更小了。

    王老爹虽说是王氏的兄长,但并未随王氏坐在上方,而是站在旁侧,跟王氏并排坐在堂上的是一块颇为精致的牌位,村民们不识字,也不知那上面写的是何,只书院几个人,依稀能辨认出上面的字。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