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榕叶镇那个大夫后来又来了两次,说王叔的腿就那样子了只能吃着药慢慢恢复,陈婠请他顺道给王氏看了看,因为担心他是被逼着来的,她每次都将诊金跟药费分文不少的给人家。

    只是就算是普通人家,家里两个病人吃药也供养困难,更何况她们现在又没个进项。

    真拮据啊。

    陈婠看着钱袋里的三个铜板叹了口气。

    王氏倒是把之前给杨靖准备的体己钱拿了过来,可是他都没有要的,她也不可能惦记着。

    而娘家那边一大家子人就靠着她父亲的举人禄米跟书院束脩过生活,现在祝氏又怀了孩子,大哥这次考评甲等,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进京了,父母肯定还要给他攒点置宅本。

    她一个嫁出去的女儿总不好还回去打秋风,卖了嫁妆给夫君赶考那是因为急着用钱,这样总不是个办法。

    也是时候该想个法子挣点钱了,陈婠想。

    可是她这一没有土地,二没有手艺,该怎么才能赚点家用呢?

    陈婠双手支颐,半坐在门口的青石阶上出神。

    “呀,七娘,你一个人坐这干啥哩?你婆母呢?”

    陈婠一听这嗓门就知道是谁,她堆了个笑脸抬起头来:“余婶儿,你找我母亲是有什么事情吗?”

    “嗐,也没什么事儿,”余婶子黑黄的面皮上染了一抹罕见的红,“我想找你婆母给我看看这针脚。”

    余婶子颇有些不好意思,她干农活是个手脚麻利的,奈何对着针啊线的哪哪儿都不通,教出来的大闺女阿兰也一样,做个农女倒罢了,能糊弄过去。

    偏偏她家大闺女命好,要嫁到隔壁村富户家啦,亲家家里田产多,有佃农,根本不兴还要女儿家上坡下田的,余婶子高兴之余又很是忐忑,总担心闺女嫁过去时因为针线活不好被人说闲话。

    清水村里全是跟她一样的农妇,针线就会个缝缝补补,能纳双鞋底儿的都是能干的了,就他们家阿兰这手艺,姚氏被老太太嫌弃了,这以后日子怕不是难过,余婶子沮丧的不行。

    突然她想到了一个人。

    王氏也住清水村,可她十指纤纤,说话秀秀气气斯斯文文的,同样的粗布衣裳,她的裙角鞋面总是绣着漂亮的花纹,余婶子不认识,但觉得十分好看,一看就跟她们这些农妇不一样。

    两家虽然算是邻居,王氏不怎么出门也不爱跟村里人交流,若是以前余婶子定是万万不会过来请教的,不过打陈婠嫁过来后,两家关系亲密了许多,王叔出事儿的时候也是他们两口子前前后后报信儿帮忙,余婶子就想过来试试。

    王氏平日里看着不好亲近,可是陈婠不一样,一双水汪汪的杏眼看人总带着三分笑意不说,那嘴巴也是跟抹了蜜似的,回娘家带了什么好东西回来也总不忘给邻居送一份儿,余婶子老远见她坐在门前,这不就拿着帔子过来了。

    陈婠目光落在她手中的素帔子上,似乎是鸾鸟图案还未完工,针脚有些凌乱,特别是爪子处,一团线疙瘩似乎无从下针。

    她心中一动,眉眼弯弯,“好呀,我去问问母亲可有闲。”

    儿媳妇儿来问,加上确实欠了余家人情,王氏自然是有空的。

    余婶子得了消息开心得不行,喜滋滋的将她大闺女叫了过来旁听,陈婠跟着坐在一旁。

    “你这是想直接用平绣直针绣鸟爪吧?这样是不行的,绣出来的纹路太死板。”

    余婶子心想不愧是行家,一眼就看出来了问题,她之前已经拆拆了绣好几次了,正如王氏所说绣出来不仅死板,还特别单调不立体,这会儿听人一点拨,瞬间有醍醐灌顶之感,原来不是技术的问题,主要是针法不对。

    “那你说该用什么针法呢?我也就会这一种呀。”

    王氏将手中的帔子递还给余婶子,“很简单的,你试试先用直针绣,然后再用横针在直针的基础上再绣。”

    余婶子将信将疑的开始尝试,王氏仔细瞧了,见她习惯不太对又出言提醒,“你这线走得不对,要像这样穿上去用力,不然针头不齐。”

    王氏侧首仔细看着余婶子下针,眼见着她又歪了一针,忍不住叹息出声,余婶子一急直接一针给戳自己手指头上了,“嘶”的一声差点将帔子扔了出去。

    王氏看不下去接了过来,走针飞线又细细演示了两遍,余婶子尴尬地摸了摸头发,干脆推给阿兰来试试。

    听了王氏的说法阿兰本就手痒,刚巧她母亲将帔子一下子推她怀里,她正好试试技法,她人年轻,王氏不过稍微点播一下,她就很快绣了出来半只爪子。

    余婶子激动得不行,直夸王氏厉害,“杨家妹妹,还是你有本事,这么一说这爪子就活灵活现了,不过我看你穿针这手法倒跟咱们这边都不一样,是绣坊教你的么?”

    “也算是吧,”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