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注的指挥着陈婠。

    “呜哇~”

    终于一声小猫似的啼哭响了起来,第一个孩子出来了,王氏喜极而泣赶紧接了过去擦洗,稳婆继续指挥着陈婠用力,这第一个出来了,后面这个就轻松许多,很快,产房里又响起了一声细弱的啼哭。

    “恭喜夫人贺喜夫人,竟然是一儿一女的龙凤胎。”

    能够平安生产下来,稳婆也松了一口大气,吉祥好话一箩筐的出了来,“听说男主人中了状元?”

    “主家今儿个可是三喜临门,恭喜恭喜了!”

    两个孩子被包好放在了陈婠身侧,枝枝守在旁边,王氏看收拾妥当了,将早就准备好的赏钱塞给稳婆就引着她出门了。

    今日真如稳婆所说三喜临门,陈鄞跟着过来报喜,正巧遇上陈婠生产,人现在还在外面等着,母子平安,她得出去报个信。

    明明之前还要死要活的,陈婠现在却觉得充满了力气,两个孩子在她胸前,她探着脑袋想去看看他们的模样,奈何却怎么也抬不起头。

    “小姐,你可别乱动,先休息会儿。”枝枝见她动了赶紧过来给她掖好被角。

    陈婠很累,但也很兴奋,“枝枝我想看看他们。”

    枝枝从未抱过小婴儿,一时间还没不是很适应,动作就有些慢。

    陈婠等不及了,又问:“他们长什么样子?像我还是像夫君多?健康吗?漂亮吗?”

    这一串连珠炮似的问题,枝枝既是心疼又是好笑,她一手抱了一个,跪在床头,“小姐,现在还看不出来呢,但是他俩这高鼻梁随你们,好看的咧。”

    陈婠头很晕,其实根本看不清楚,但是看着这瘦瘦小小的两只,心中忽然涌起了无限自豪,她想起那时候,若是没有那声吼,她差点就失去了这么可爱的两个宝贝。

    还好没放弃呀,她想。

    哦,对了,那时候还说了什么来着?

    “夫君夫君他?”

    枝枝将两个小宝贝放了下来,想起刚刚差点天人永隔,忍不住笑着擦了擦眼泪,“是的,小姐,姑爷中状元了,二爷连夜跟着过来报的信,错不了。”

    “二爷还说姑爷是会试头甲,殿试直接被点了状元。连中三元,是我们大周建朝以来的头一份儿呢!”

    “是么”陈婠微笑,这才感觉连扯一下嘴角都快没有力气了,刚刚那股兴奋劲儿一过,她很快就沉沉睡了过去。

    杨靖在信上留了他在京城的住址,还说等一切安顿好之后就派人来接她们进京,但是陈婠跟王氏商量了一下,还是准备去信说先不忙着上京,等明年暖和了看看。

    一来是今年她身体不能完全恢复,两个孩子也太小,路上要是出了什么事儿会后悔不迭,二来自当时跟秦风在官府定了契约,这些日子他都亲自按时送银子过来,听说他想在红枫镇云阳这几处开分店,陈婠想着银子不白拿,总要让王氏帮他把绣女教好。

    这事儿王氏也同意,她知晓京城居大不易,这么一大家子人过去了,杨靖又初涉官场无暇他顾,不能让他分心。

    两人就这么达成了一致。

    谁知道这一拖延就等了三年。

    永乐七年云阳发生了一件大事,曾经黑白通吃的漕帮帮主伙同知州被查出偷换了之前江州赈灾官银,朝野震惊,永乐帝下令严查,涉事者无论王公大臣,一律革职严办。

    官场大换血,清江也因为此案不甚太平,因为封江水路受阻,这一条线上的许多商铺都关门大吉,秦氏布庄虽没倒闭,但也影响很大,秦风本来准备扩张到京城的计划都推迟了,又断断续续闹了快一年。

    清水村是个小地方,开始村民们还会开玩笑的问陈婠什么时候去京城,后来这事儿一拖再拖,谣言就传了出来。

    不知道哪个杀千刀的传的,说陈婠当年落水被一个男子所救,团团圆圆不是杨家的种,所以杨靖即使当了官儿了,也再不会回来接人,也有人传杨靖根本就没中,而是死在赶考路上了,不过是陈婠伙人演的场戏,怕有人欺负她们孤儿寡母。

    这些谣言陈婠本没放在心上,可是有一天团团圆圆哭着回来问她,她终于忍无可忍了。

    她想着团团圆圆已经能听得懂话了,这些闲言碎语对他们不太好,索性在红枫镇重新置了宅子跟王氏商量后就搬了过去。

    这一住又是一年,永乐九年,眼看着团团圆圆已经三岁了,布庄的生意也上了正轨,陈婠跟王氏终于决定上京了。

    陈恪之前考核虽是甲等,但并未留任成功,又外放了三年,这一次正好要进京述职,而陈鄞也中了举人,杨靖来信说可以找人保举他进国子监。

    儿子女婿都出息,陈彦许年纪大了索性辞去了书院的职务,一家人包了条大船举家一起上京城。

    清江水滚滚东逝,陈婠同这一方生养她的土地挥手作别,旅途的艰辛统统不值一提,她只怀着满腔期待,欣喜久别重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