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元若甫随母亲进了祖父的书房,立刻察觉出屋内的压迫气氛。

    他悄悄抬眼,朝正位的祖父看了过去,果然就见祖父眉头拧紧,看着他母子的眼神似要迸出火来。

    这氛围完全不似得知真相,要为他做主,反而更似准备问他的罪。

    少时,元居正忽然眼眸一收,严厉开口,“你进书院才一个月,旁的没学会,倒学会攀附权贵了?!”

    元若甫赶紧给祖父行了礼,忐忑地回说:“不知祖父指的是哪件事,还请祖父明示。”

    “哼!礼部尚书林家,今早不都送到府门外了?”元居正稍微一顿,“能攀上林家,你是不是还挺得意?那林家从来自恃清高,很少与京城其他家族往来,怎的忽然就对你亲近起来?你没想过么?”

    元若甫怔了一瞬,颔首回话,“我与林家林苏,只是书院同窗的简单关系,平日私下并无来往。若非要说出点不一样的,那便是我有意向他请教书道,却绝不是为了攀附什么。”

    “请教书道?”元居正愕然怔住。

    那林家林徽礼的确在书道上颇有造诣,十多年前就凭一手漂亮工整的字迹,在殿试中脱颖而出,由官家钦点为探花郎。

    但整个京城都知道的,林徽礼从不指点人书道。

    哪怕是他元居正亲自找上门,希望林徽礼能指导元若显一二,都被林徽礼直言拒绝了。

    如今,元若甫却说,林徽礼愿意指点他。

    元居正自然是不信的,只怀疑元若甫在信口开河,乱扯借口。

    其实想验证元若甫有无撒谎,只要用一个办法就行。

    可不等元居正提出来,元若甫先开口说,“若是祖父不信,孙儿可当场写一幅字,让祖父验收一下,我是否学到了林家的一两点风骨。”

    元居正微微点头,从书案后起身让出位置,示意他坐下好好写。

    元若甫这边正要上前,被赵氏悄悄扯住袖口,听赵氏小声道,“你当真要写?”

    轻拂赵氏的手,元若甫微笑道:“娘放心,我有分寸的。”

    赵氏这才松开手,眼神却依然揪在一起。

    书案上的纸笔墨皆是备好的,元若甫凝神想了会,慎重地在宣纸上写出“天道酬勤”四个字,放了笔后,冲旁边的元居正拱手道:“我写好了。”

    元居正走了过来,他早注意到元若甫写了什么,却没直接评价,只从书案一角抽出另一份字稿,上面同样写着“天道酬勤”四字。

    他将这两份并排放在一起,垂眸细细凝看、比较,始终觉得很不可思议。

    虽说整体观感上,右面元若显的更胜一筹,但元若显七岁就开始学习书道,至今已有六年,而元若甫仅仅练了一个月,就能达到如此工整娟秀的程度。果然有高人指点,必能进步神速!

    心如明镜,元居正面上却不显情绪,嘴上更是不泄露分毫,只勉励元若甫,“不可骄傲自满,求学路上,时刻要怀有谦虚谨慎的态度。”

    他没夸一个字,可听在元若甫耳中,就当做是在夸自己了,“孙儿谨记祖父教诲。”

    “另外,与林家接触时千万不可失了气节。二品官,与我国公府相比,还差得远。”元居正傲气地提醒。

    “孙儿明白。”元若甫嘴上应道。

    不过,今后他和林苏相处,并不打算采取高人一等的态度。

    就像他一直坚持的那样,他和林苏之间,是平等的朋友关系。

    行得正,便不怕影子歪。

    “对了,我还听说三郎前日经历考满,升了半阶?”

    屋内正安静着,元居正话锋一转,将目光盯向了赵氏。

    元若甫赶忙扭头,却见母亲面色紧张,双手不自觉地绞着衣摆,颤声开口道:“确有此事。”

    仿佛父亲升职是多不该的事,母亲下一瞬竟直接跪了下去,着急解释起来,“三郎官满九年,虽是第一回升职,但只升了半阶,实在不足挂齿,儿媳没敢拿此事来打扰父亲大人!”

    此话一出,元若甫发现祖父稍松了眉头。

    祖父应是很满意母亲的态度,也认为他父亲的这点成绩,压根不值一提。

    那真正让祖父在意的,又是什么。

    难道是此次考满中,给父亲批语的吏部尚书,薛临山?

    元若甫稳住思绪,又回忆了遍书中对薛临山的介绍。

    他记得这位薛临山和祖父是有些不对付的,两人屡次在任命问题上闹过分歧。

    而祖父这边早就看不惯薛临山,想一脚踢走薛临山,提拔大伯元齐运做吏部尚书,以稳固元家在朝中的地位。

    可薛临山那只狐狸,用半阶官职做钓饵,利用他父亲忠厚的性子,轻而易举博得他一家三口的好感,是否就为了故意恶心祖父?

    这些疑问,元若甫从前没考虑过,一时也看不透薛临山的用意。

    但有一点,他很明确,便是祖父不喜欢薛家人。

    “罢了,”元居正幽幽喃道,“等三郎下朝,你一定转告三郎,别跟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