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元若甫不自觉放下书,专心听了一耳朵。

    可惜那洗衣丫鬟却压低声线,说起悄悄话,便叫元若甫压根没听清后面的,还是不知堂哥到底考了第几。

    隔了会,俩丫鬟恢复正常话音,说大公子就是知道自己考砸了,才故意装了病,想把事情怪罪到三公子身上,给他自己留个后路,在国公爷面前能有个说法。

    “咳咳!”

    身侧响起元父的咳嗽,俩丫鬟立刻噤声,面色紧张地起身行礼。

    元父应是刚起床,面颊上还带着倦色,官服加身,负手而立,正色警告她俩,不可背后议论主子们的事。

    等丫鬟都散了,元若甫也转身,打算回去书房,却被元父叫住。

    元父朝他走过来,看了瞬他的脸色,问是不是还没休养好。

    元若甫施礼,回说自己已经没事,耽搁了几日,他今天要去书院。

    许是知晓他的脾性,元父没再劝,由元若甫送到了院门外。

    元若甫叫来元安帮着收拾了书箱,主仆二人坐马车往白马书院去。

    经历过上个月的考核,丙子班里座位发生了不小的变动,除开林苏之流升入甲子班,相应的,甲子班也退下来十人。

    不过元若甫没在意那些人,只觉得身边座位换成薛钏,让他一时难以适应。

    不经意间瞥见薛钏书案上的一对青花瓷镇纸,他对比着看了眼自己的白瓷镇纸,才忽然意识到薛钏的家境应是比自己家好了许多。

    怔了瞬,他晃晃脑袋,心道,自己怎生也开始攀比这些了?

    转眼到午时,林苏准点来丙子班找他,从食盒里分出一大块厚切牛肉放在他碗里,说是他母亲让带来的。

    元若甫道过谢,推说自己不爱吃牛肉,下回不用麻烦。

    又聊起这几日为何告假,是否又生了病?

    元若甫不愿将国公府的事往外宣扬,只说春燥严重,不小心嗓子发炎咳嗽了,多亏那天齐氏送的雪梨,已经好转。

    林苏听了并不做他想,说今早又带了两只,散学拿来给他。

    元若甫不肯收,他自己家里也有,“祖母送来了好多,吃不完放着坏掉就可惜了。”

    林苏只好作罢,说起昨日县试第一轮放榜,案首是国子监的学生。

    那人是户部尚书吴家的,第一年参加科考。

    这吴家的孩子,竟比他堂哥还要优秀了,元若甫微微一怔,敛住思绪,陪着笑了笑。

    许是见他闷闷不乐,林苏没继续往下说,转而提到他妹妹林潇的事。

    “昨日我娘已经同意送妹妹去邕城了,就定在明日离京。”

    元若甫拿筷子的手一顿,缓缓扭头看向林苏,“这么快?不过,这是件好事。妹妹往后不必再受父母的严教,一定会过得开心许多。”

    “可我娘快恨死我了!”林苏长叹了声,干脆把筷子放在碗上,“我娘还警告我来着,说若是我妹妹日后嫁不出去,就让我全权负责!”

    又转向元若甫,“我一寻思,不对啊,明明是你怂恿我干的,要负责,也应该归你负责,是不是?”

    元若甫听了这话倒也坦然,细细嚼着嘴里的米饭,直接应下了,“行,真要有那一天,我肯定负责。”

    这也就是个半玩笑话。

    大家都只有十岁出头,往后这许多年,谁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那你明晚,要去送送我妹妹么?她这一走,还不知哪年回来了。”林苏忧道。

    此话一出,气氛忽然变得有些伤感。

    元若甫盯着林苏眸底涌上的星点泪光,心头跟着软了下来。

    送送朋友的妹妹,有何不可?

    只怪他身在古时,礼法上还要顾念诸多。

    送行,肯定是不方便的,再叫林家父母见了,于林潇,于他自己,都不合适。

    “不太方便吧,希望妹妹一路顺风。”

    用完了膳,林苏带着元若甫这句嘱咐,回去甲子班。

    很快,丙子班恢复喧闹。

    陆夫子今日继续讲授《中庸》,元若甫一心两用,一边用耳朵听,一边在纸上默写,听着脑中的智力加速器一共响了五次,得到00005的加成。

    散学时陆夫子照例布置了大几千的抄书任务,其他同窗哀叫连连,元若甫倒是欣然接受。

    上月考核,他就吃了字迹不够工整的亏,自然很愿意抓紧一切机会练习。

    埋头收拾好书箱准备回家,旁边忽然堵上来个人影。

    “薛二公子,”元若甫仰着头看人,脸上摆出和气的微笑,“请让一让。”

    薛钏却压根没动。

    这人比元若甫大两岁,身高上的确占优了,他俩面对面站时,元若甫只能看到薛钏微抬的下巴。

    故而,他这句话听在其他人耳中,多少显得很不知轻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