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孟姝的青帷马车刚抵达乌衣巷,一小厮疾步迎了过来,未及马车停下,小厮便急切道:“二姑娘,赵家管事和媒婆登门闹事了!现下,老太君和大姑娘正在堂屋应对呢。”

    闻声,孟姝一凛,但随即又心中有数了。

    她早就猜到赵家不会履行婚约,那赵轩郎但凡有点担当,也会在皇上降罪长姐之前,将长姐迎娶,入赵家家谱。

    要知道,按本朝律法,罪不祸及外嫁妇,长姐只有嫁出去才能真正安全,哪怕在婆家不受敬重,也好比在镇国公府等死的好。

    可显然,赵轩郎心中根本没有长姐,当初所谓的情投意合皆是建立在家族势均力敌的基础之上。

    马车缓缓停下,孟姝撩开车帘,跨了下来,那双漂亮的桃花眼溢出一抹冷意。

    既然如此,那也没有强嫁的道理了。

    孟姝一边往堂屋方向走,一边问小厮,“赵家可提出了什么要求?可是要直接退婚?理由可曾言明?”

    这一刻,孟姝的思路已经十分清晰。

    无疑,赵轩郎并非是良配。

    长姐丢了这门婚事,半点不可惜。

    眼下,如何退婚成了关键,既是对方主动,那孟家无论如何也要保住长姐的清誉和名声。纵使镇国公府已落魄,也断不能让孟家姑娘受尽委屈。

    小厮抬袖擦了把汗,心中五味杂陈,但凡国公爷能归来,孟家姑娘也轮不到被人这般欺负。想当初,谁人敢登门撒野?真真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彼时,赵家上杆子求着镇国公府结姻,当初有多巴结奉承,如今就有多市侩决绝。

    小厮如实说,“回二姑娘,赵家以大姑娘性情刚烈,专会舞刀弄枪,不适宜相夫教子为由,提出退婚。还扬言咱们大姑娘八字带煞,会克夫呢。小的听说,那赵轩郎前几日不知怎的突然坠马,摔断了一条腿。”

    孟姝精致面容登时就冷了下去。

    好一个赵家!

    要退婚就堂堂正正的退婚,却拿堂姐的八字说事,是想害了堂姐日后都嫁不了人吧!

    赵轩郎坠马,与堂姐八字有何干系?

    既然如此,那就别怪孟家不讲情面。

    孟姝双手提着裙摆,疾步迈入府门,她身段高挑,严肃起来当真有几分巾帼气度。

    来到堂屋,老太君也没好脸色,孟温晴原本还有些期盼婚事,可眼下赵家这一闹腾,她也觉得索然无味。便是一辈子不嫁人,她也不欲嫁去赵家了。

    孟家仅剩的三位女眷尚未商榷,却已经默契的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退婚可以,但诋毁孟家女则不可行。

    一码事归一码事。

    孟姝虽比孟温晴年幼一岁,但她是镇国公的女儿,乃长房嫡女,自幼所接受的教导,便是大丈夫之志,如今除却面对太子时略显心虚局促之外,她并不会对旁的任何人胆怯。

    心中十分清晰。

    孟姝扫了一眼堂屋,目光在赵家管事和媒婆脸上淡淡扫过,哪怕孟家落魄了,她的眼神也是极清极冷的,根本不把赵家人放在眼里。

    只要确定了长姐无恙,也并无伤怀之色,她就放心了。

    这女儿家呀,最是容易受情伤。

    她自己是烙铁封了心,但不能笃定长姐也是如此。

    不过,眼下看来,长姐神色淡然,并没有被赵家主动上门退婚而伤到。

    孟姝款步走到孟温晴身侧的圈椅上落座,笑了笑,嗓音清越如雨打青瓷,人美声线也美,“赵家怕是早就想退婚了吧?却又担心背上始乱终弃的骂名,这便强行在我长姐身上寻错处,实在寻不出错处,就故意造谣长姐八字带煞,你们赵家的这点小伎俩,当真拙劣。”

    孟姝直接捅破了窗户纸。

    在赵家管事和媒婆震惊之时,她又说,“实不相瞒,但凡你们赵家堂堂正正退婚,我孟府决不挽留,可赵家使出这等下三滥的手段,实在叫人鄙夷。孟府可以同意退婚,但有一个条件。”

    赵家管事一喜,“孟二姑娘,你说说看,什么条件?”赵家一门心思要撇清一切干系,竟是装都不想继续装了。

    老太君没插话,在她心目中,孟家姑娘们和儿郎没甚区别。她的两个好儿媳便是战死在了沙场,她希望两个孙女尽快立起来,遂放手让两个孙女来处理此事。

    按着孟家眼下的困境,娇养女孩儿只会害了她们。

    尽快立起来才能自救。

    孟姝和孟温晴对视了一眼,对孟温晴莞尔一笑,似是安抚,这才道:“这退婚一事必须由我长姐对外提出,并且赵家不得要回聘礼,全当是赵家对我长姐的补偿。”

    如此一来,赵家不惜放弃聘礼也要退婚,定会让外界认为是赵家迫不及待撇清干系,甚至于不惜一切代价诋毁孟家姑娘的名声。

    老太君对这个法子甚是满意,点头称是,“嗯,我老婆子没甚意见,你们赵家若真要铁了心思退婚,那便就这么办。”

    孟温晴也没意见。

    如今的孟府已经捉襟见肘,赵家这个节骨眼下落井下石,还坏她名声,她自然也不想让赵家好过。

    这下,赵家的管事和媒婆俱是面色难看。

    要知道,倘若不退婚,赵家定会惹祸上身,如今京都人人都笃定了镇国公府即将大祸临头。

    彼时,为了攀上这门亲事,赵家的确大费周章,也割肉拿出近八十担聘礼,光是银钱和田产就有价值不菲,可恨的是,孟府的嫁妆还没送去赵家,孟府就出事了。

    赵家管事没法擅自定夺,还得回去启禀家主,“你、你们……不要欺人太甚!”

    老太君和两个孙女相视一笑,“回去告知你们赵家家主,孟府同意退婚的要求已经提出,就看赵家是否能答应了,来人,送客。”

    赵家管事和媒婆只能讪讪离去。

    他二人走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