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修,重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新拿来的那对暖壶,还有手电筒,被陈家村大队三户人家给买了,这几样东西不仅仅要钱,还要票,难买得很,所以这三户人家几乎把家里的蘑菇和木耳掏空了,还觉得占了便宜,而表姑奶奶一家就买了一个暖壶,看见沈启新带沈梦璐过来,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事儿。

    沈梦璐赶紧安慰道:“姑爷爷,姑奶奶,山货够的,我来这里是做考察的。”

    表姑奶奶一家人顿时松了口气,表姑奶奶赶紧请父女俩坐下吃饭,“老大家的,老二家的,你们俩赶紧去再下两碗面条。”

    姑奶奶一共生了两儿两女,闺女都出嫁了,儿子也娶了媳妇儿,不过没有分家,又各自有了孩子,一大家子人,乌泱泱的,都在一个屋里吃饭,炕上一桌,炕下一桌,热闹极了。

    等坐下看他们吃的饭,吃的是玉米面条,她特地瞅了瞅,面条没放酱油,也没放醋,她哥说得没错,山里买东西不方便,连基本的酱油和醋,都没有办法保证。

    “璐璐,你说你来考察,考察什么?有需要咱们帮忙的,不要客气。”

    姑爷爷等父女俩都坐下后,便开始问沈梦璐,沈梦璐便把事说了,表姑奶奶和姑爷爷俩人听后,自然高兴。

    表姑奶奶更是说道:“咱们山里三个大队只有一个代销点,还经常没货,油盐酱醋都买不到,偶尔有货了,还要比山下的贵一分钱,供销社进山了,我们也不用再吃清水煮面条了。”

    沈梦璐把表姑奶奶的话都记在本子上,又问了他们急需的物资,姑爷爷说的,无非就是锄头、镰刀这些农具,表姑奶奶说的则是油盐酱醋等生活物资。

    再然后就是山里的土副产品,蘑菇、木耳、栗子,山楂、柿饼等,和她爹在路上说的差不多,表姑奶奶还特地拿了山楂给她吃,沈梦璐尝了尝,她爹说的没错,这味道绝了,比他们大队的好太多了,核小肉多,酸甜可口。

    “姑奶奶,咱们大队山楂树多吗?”

    表姑奶奶笑了:“至少二十来棵树呢。”

    沈梦璐想了想,道:“这山楂卖果子不划算,如果加工成山楂糕、山楂片,一准儿受欢迎。”

    表姑奶奶叹气:“我们也想啊,可是没有糖,做出来也不好吃。”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这时候她的眼睛瞄向了炕旁边的玉米芯,玉米芯可是能制糖的,她上辈子在同学老家看到过用玉米芯制糖,还参与过。

    表姑奶奶听了,高兴地赶紧叫儿子去请他大伯子,大伯子是他们大队的大队长,陈大队长来得很快,来了就给沈梦璐鞠了一个躬,沈梦璐连忙去扶:“陈爷爷,使不得啊。”

    陈大队长却道:“丫头,你给我们陈家村指了一条生计,就是我们的恩人。”

    沈梦璐连忙看向她爹,沈启新这会儿满脸红光,亲自扶了陈大队长,道:“老兄弟,咱们都是实在亲戚,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把璐璐当自家孩子就好。”

    陈大队长哈哈大笑,“是这个理儿,二弟、二弟妹,孩子好容易来一趟,怎么能只吃面条,去我家拿肉,整几个硬菜。”

    沈梦璐赶紧阻拦了,她下午还要去考察其他俩大队呢,今儿下午还要赶回去,时间紧,陈大队长可惜道:“丫头,下次来了,陈爷爷请你吃席。”

    这时候面条上来了,虽然有腊肉很香,白面条也劲道,但缺了酱油,总感觉味不对,不过饥肠辘辘的沈梦璐还是炫了一碗面。

    下午陈大队长特地牵来了大队的驴子,载着沈梦璐去了其他两个大队考察,沈梦璐头次骑驴,骑得那叫一个胆战心惊,但为了节省时间,她还是没有舍得下来。

    在大青山东面,一共有向阳公社的三个大队,大队之间距离也不是太远,驴子心说,那是我走得快!

    用了半下午的时间就把向阳公社的大队走完了,这俩大队的情况跟陈家村大队基本一样,俩大队的大队长还承诺,如果供销社能进山,他们愿意重修山路。

    一趟下来,沈梦璐的小本本写满了好几张纸,父女俩的荆条筐也装满了山货,小米、山楂等,不过等他们走到山脚,天也已经黑了,听着山里传来的狼嚎,沈梦璐后怕地拍了拍心口,还好下山了。

    “璐璐,你给山里大队指了一条好路子,咱们大队呢?”

    路上沈启新提点自己闺女,都帮了别的大队了,不帮自己大队,别人会说闲话的。

    沈梦璐笑了:“爹,咱们大队也有山楂,也能制山楂糕和山楂片啊。”

    沈启新听了,这才放心。

    父女俩在天黑透时才回到家,李美云见俩人又带回来这么些东西,不免嗔怪:“知道的是走亲戚,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打劫呢。”

    沈启新骄傲道:“放心,我们没占便宜。”

    接着就说了闺女的丰功伟绩,李美云和沈岩则兴奋地不停地问。

    沈梦璐趁机回了房,点上煤油灯,开始写报告,有了山上的三个大队,加上小岗村大队的背书,她今年评先进的事儿稳了。

    第二天带着报告,怀揣着美好的憧憬上班,哪里想到刚一到供销社,就遇到了王成瑞他妈,肯定是来给她儿子找场子来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