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部郎的荒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荣国公府虽然是勋贵世家,但传到贾氏父亲贾代善这一代,却一心想着要转型,督促两个儿子读书。

    虽然贾氏的一兄一弟,贾赦和贾政读书都不怎么样,但自小的家庭氛围,还是在贾氏心里留下了读书科举的重要性。

    她是想让儿子替丈夫报仇,但替丈夫报仇之后,儿子日后也要奔自己的前程。

    因而,在江停云告诉她,先生觉得他明年四月便可以去参加府试时,贾氏十分高兴,甚至允许他这几个月都不必习武。

    但江停云却说不必如此,习武也能强身健体,规划好时间,并不耽误读书。

    贾氏见儿子自有主张,就随他自己安排了。

    人一旦专注于一件事,时间就会过得极快。

    这大半年的时间,就在江停云读书习武中飞速流过,恰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在这中间,他还发现了一件十分惊奇的事。

    那就是赵秀才的女儿赵月,她的习武天赋竟也不下于虎头。

    当初他看出了虎头的心思,便推荐虎头教赵月习武,以便他近水楼台先得。

    虎头这娃也实诚,面对心上人那是倾囊相授,就连自己从《黄庭经》中悟出的内功,都毫无保留地教了。

    不过,赵月却没有照着他教的练,而是问清了内功的原理之后,自己熟读《黄庭经》,竟然也用三个月,悟出了一套最适合她自己的内功。

    江停云得知之后,不禁仰天而叹:“世间天才何其多也!”

    天才多也就罢了,毕竟天下这么大。可是,这么多的天才偏都还叫他遇上了,真是上天都不愿意看他嘚瑟呀。

    但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这都算是一件好事。毕竟,谦虚才是人进步的阶梯与动力嘛。

    来年二月初,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时候,距离府试开始还有两个月。

    因为古代交通不便,再考虑到一路风餐露宿,会在半路生病的可能,但凡要赶考的人,都是早早出发。

    像江停云这种去省城参加府试的,提前两个月出发也就差不多了。若是要到京城赶考,那至少得提前半年。

    原本江帆和江太阿不必这么早的,他们参加的是县试,只需要到红花镇直属的芙蓉县即可。

    但一来两人想早点到县城去,多结识一些学友;二来就是两人对江停云十分佩服,真心实意认比他们小三四岁的江亭云做大哥大,陪大哥大提早出发,他们自然是乐意之至。

    江家村离红花镇挺近的,而红花镇离芙蓉县也不远。他们走的又是水路,只用了三天时间,就从姜家村到了芙蓉县县城。

    他们一群人顺水漂流而过,却不知道在他们走远之后,如镜般平滑的水面突然波涛翻滚,两条色白如玉的大鲢鱼从水中跃出,立在水面上化作了两个仙姿玉貌的少女。

    其中一个心有余悸地拍着胸脯,“秋练姐姐,方才那船上坐的是谁呀,他身上的气息好可怕……不对,也不是可怕,反正就是……让我不敢冒头。”

    那个叫秋练的道:“那大约是个天生的贵人,红光透体,咱们在水底都看得一清二楚。这种人可招惹不得,后果不是你我可以承担的。”

    “姐姐放心,我一定不招惹他。”

    秋练点了点头,又疑惑道:“也不知那红光到底是什么,若说是正气,却又比正气多了点什么;说是信仰之力,还有信仰之力鬼神辟易的?”

    毕竟鬼神修行,也是可以吸取信仰之力的。

    两人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摇身一变又化作鲢鱼,争相钻入水底去了。

    再说这芙蓉县,江停云去年赶考时也是来过的,对于怎么租房子、怎么备考、到哪家书斋采购文房四宝比较划算,都了如指掌。

    三人先找了一家性价比较高的客栈安顿好,洗漱了一番睡了一觉,江停人就领着两人,找他去年接触过的牙婆赵大娘,帮两人找一处合适的房子租住。

    毕竟离县试开考还有将近两个月,住客栈实在是不划算,且开销太大,根本不是两个农村娃能负担得起的。

    江帆二人对江停云的能力也十分信服,事实证明,江亭云也没有辜负他们的信任。

    那赵大娘虽是个做中人的牙婆,免不了有些圆滑事故,做生意时却十分诚信。他们能给什么样的价钱,赵大娘手里就有什么样的房子。

    几人看了三四家,都觉得价钱合适但环境不太满意。

    江停云嘴甜,去年租房时就把赵大娘哄得合不拢,赵大娘对这个年轻俊小伙的印象非常好。

    但再好的印象,也经不住他三番五次的缠磨呀。

    被他逼得紧了,赵大娘心里赌气,脱口道:“我这里倒是有一套环境好的,五进的大院子,和这间小院子一样的价钱。就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个胆子了?”

    听见这话,三人都是精神一振,相互对视了一眼,交换了一个只有彼此才懂的眼神。

    ——哈,兄弟们,又有人来宣传封建迷信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