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南面的城墙上,披甲的士卒严阵以待。

    四方城墙中,南面面临的压力最大,尤其是最近波才大军逐渐向里推进,不时有流窜的黄巾来犯。

    十万大军,听起来多,但自古以来能领兵千人的将才如过江之鲫,能领万人的帅才却寥寥无几。

    更何况如今通信不便,信息传递缓慢,要统帅十万人更是难上加难。

    故而这十万人内部组织还是极为松散,且缺乏训练,行军中各种幺蛾子,难以管理,一路上侵扰周边城镇。

    荀晏抬高手扶住荀靖的手臂,面上有些担忧。

    荀靖近年来身体愈发不好,早几年还会亲自带他练武,现在多半只是坐在廊下看着他,每到换季之时常常病得起不来身。

    这两日也是病才好一些,但也是汤药不断,咳嗽不止。

    可惜他再病这近八尺的身高摆在那,荀晏这一米五都没有的小短腿踮起了脚才能扶住人,看上去格外的吃力。

    “叔父!”

    城墙上荀谌无意间抬头一看,惊呼一声,忙撇下身边正在议事的文吏,匆匆过来帮着扶住了荀靖。

    二十多岁的青年郎君如今风华正茂,行止间较几年前沉稳了许多,全然看不出他幼时竟是个跳脱的性子。

    “天气炎热,且城墙之上危险,叔父何故来此?”

    荀谌问道,余光看到边上矮矮个的荀晏,面上不着痕迹的掠过一丝笑意。

    荀靖并未回答,只是反问道:

    “近来城外黄巾可有动作?”

    荀谌闻言苦笑,显得有些苦恼。

    “攻城倒是没有,只是他们绑了几个城内富户,勒索粮食来赎人。”

    颍阴尚没有到需要龟缩城内据守的地步,平日里一些正常活动还是需要出城的,这就给了外头的黄巾贼可乘之机。

    荀靖再简短问了几句,便婉拒了荀谌跟着的意思,自己带着荀晏慢悠悠从城墙上走过。

    今日无风,外头闷热得很,守城的将士们也一个个汗流浃背,其中有些是熟面孔,有些则是何仪带来的那些人,被打散开来安排在各个地方。

    楼台上设置了各种守城器械,□□台、檑木、火鞴、叉杆等一应俱全。

    这些大多还是近些时日里才赶制出来的,荀晏自幼便喜欢与工匠厮混在一块,有些守城器械里多少也有些他的怪点子。

    倚在重新修整过的楼台旁,荀靖轻咳两声,面色有些许苍白,但眼眸却温和的看向了荀晏。

    “狸奴日后想要做什么?”

    荀晏一愣,他有些困惑的看向了荀靖。

    “狸奴自幼聪颖,奇思甚多,”荀靖慢悠悠说道,“精通算术,医术也略有所成,六岁便随我学习骑射,工、农、武、文等皆有涉猎。”

    荀晏被夸得有些浑身不自在,他一直感觉自己在家里属于比较笨的,除了术数好一点,骑射上有点天赋以外简直平平无奇,讲起圣人言典籍什么的他就满头问号。

    也就在各种杂学上有一点天赋和兴趣了。

    比不上族中个个像是开了挂一样的兄弟。

    “狸奴可有远志?”

    荀靖最后问道。

    远志?

    这个词汇好像有些遥远,荀晏苦恼的想着。

    什么是远志?

    入朝为官位列三公九卿?还是如那卢植从军成为一代儒将?又或者是什么更远大的东西?

    [风水轮流转,皇帝到我家?]

    意识中,清之跃跃欲试的说道。

    荀晏被惊得一个激灵,差点被呛住。

    他思来想去,最后很没有出息的回答道:

    “兄长皆大才,我跟着兄长们混,有机会便做个小官,再不济就待在家里做做学问。”

    阿兄们一个个精得比狐狸还精,他总归能蹭上一口饭吃,而且他还有大侄子呢!大侄子最宝贝他啦!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