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点石成金的秘密五(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sp;  #34;比如这个‘类铝’,我判定它的性质与铝相近,原子量大概是68,密度为5.9g/cm。#34;如果之前大家都觉得还有些道理,那现在门捷列夫的这个说法就让他们完全无法接受了。

    #34;简直是荒谬!新的元素怎么可能就这样轻松被你从纸牌中发现?!#34;

    #34;不错,毫无事实依据!#34;

    门捷列夫冷静的道:“从积累的事实得出结论就是理论;而理论使我们能够预见事实。”②但大家还是觉得他很荒唐。

    他曾经的老师甚至愤而起身,离席而去:“身为化学家,你不老老实实的待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却玩起了纸牌,异想天开,你以为这些元素会这样被你摆布吗?#34;

    ……

    汉武帝刘彻忽然轻笑了一声,甚至还拍了两下手。

    #34;的确是自信到张狂啊!#34;

    虽然他对这什么周期律的原理并不太懂,但对门捷列夫的行事作风却是有那么一些赞赏的。刘彻就喜欢这种自信的天才!

    “大汉,就需要这样的天才。”他环视一下四周,#34;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得出来的结论,连自己都不相信,那就不必呈到朕面前来了。#34;

    “武将也是,出征之前如果连自信都没有,趁早就给朕滚回家去。”

    同一时间,董仲舒正在太学中教导学子。

    #34;连这位门捷列夫这样天才的人,都说终身奋斗,才成天才。你们,就更应该付出更多的努

    力。#34;

    帝王和大儒们正在借题发挥,古代的化学家们和方士们却在如痴如醉的看着他的这张元素周期表,体会着里面的规律。

    r/gt;

    这张表格,严丝合缝。

    虽然用纸牌的方式来揭晓,显得有些儿戏,但细看里面的各个维度,却似乎真的找不到漏洞。

    “原来是这样!”

    #34;好像有些道理。#34;

    #34;如果说世间所有万物都是由这里面的元素构成,而这些元素又有着这样的规律,那……#34;沈括倒吸了口凉气。

    他身边的助手好奇的问:#34;很厉害?#34;

    沈括顿了一下:#34;就好像老子说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样厉害。#34;这是世间的规律。

    而老子还只是意象,是玄妙,门捷列夫的这个规律,却落到了实处,可以用那些神奇的实验来证明。

    这简直就是神的领域。

    沈括脑海中无限翻腾,他的视线穿越天幕,似乎想要看到更高。

    仙画说这世界上没有神,但是世间万物的诞生,元素的排列,却为何又如此神妙的遵循着某种规律?

    这些规律是谁的手笔?

    神?天道?

    元素周期律之精妙,让不同的人看到了不同的东西。

    像祖冲之这样的数学家从中看到了数学的规律:“等差数列……数学竟然也在化学中有所体现,真是奥妙无穷。#34;

    而文学家们似乎也有自己的见解:#34;有一排,锂铍硼碳氮氧氟氖,从金属逐渐过渡到石字,再逐渐过渡到气字。完全可以看出华夏预言的精巧。#34;

    即使只是看字,都能知道它们的特性。

    #34;就是这些字也不知道是专门为了这个周期表而造还是因为其他?#34;

    【门捷列夫是个极其自信的人。这一点从他在表格里留下的几个空白格就能看出来了??连没被发现的新元素都能写上了,没点自信干不出来这事儿。】

    【所以,即使被所有人说不行,他也对自己得到的结果很坚持。】

    【其实当时有个叫迈耶的科学家也做了一个类似的表格,并且同样是按照原子量来排列,只是只涵盖了28种元素,而且没有去预告新元素的存在。】

    【后来,门捷列夫凭借元素周期表享誉世界

    ,迈耶也是很服气的。】

    迈耶的友人后来对他遗憾的说:“可惜了,其实你的周期表和门捷列夫的相比,除了元素少一些之外,区别并不大。#34;

    迈耶摇摇头:“我并没有他的自信与坚定,不是谁都敢把对新元素的预言放在自己的论文里

    的。#34;

    【扯远了。】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是如何被承认的呢?关键点还真就在于那几个新元素的空白格上。】

    【几年后,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发现了一个新元素,他给它命名为“镓”,并把论文发表了出去。之后,他收到了门捷列夫的一封信。】

    布瓦博德朗正在看一封从俄国圣彼得堡寄过来的信。

    信中,门捷列夫坦率的道:“您所发现的镓应该就是我前几年在元素周期律上所预言的那种新元素‘类铝。根据我的推测,它的原子量接近68,密度应该是5.9上下而不该是4.7。#34;

    #34;我猜,这是您所获得的这一块物质样品还不够纯所造成的。恳请您继续测定一遍。#34;布瓦博德朗的助手不可思议的道:“他甚至都没有接触过镓,他以为他是谁?”但布瓦博德朗是个很谨慎的人,他想了一下后,道:“我们再提纯一遍,万一呢?”

    结果,再又提纯了几遍之后,布瓦博德朗和他的助手发现,镓的密度真的是5.96而不是他们之前

    所得出来的4.7!

    整个化学界都震动了。

    【感谢布瓦博德朗对科学的严谨。】

    【门捷列夫和他的元素周期律从此被世人皆知!】

    【接下来,1879年瑞典化学教授尼尔森发现了钪,1886年,德国化学教授文克莱尔发现了新元素锗。这两个元素就是门捷列夫所预言的类硼、类硅。】

    文克莱尔给门捷列夫写信:

    #34;您天才的研究又获得了新的胜利,我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34;【门捷列夫在化学界的地位变得无比崇高。】

    看到新元素真的被发现,大家都啧啧称叹。

    #34;没想到还真被发现了。#34;

    #34;不过,这门捷列夫可也真是够自信,居然还主动写

    信过去告诉人家你错了。#34;

    “也亏得这什么瓦德朗人还挺好,居然真的测了一遍。瞎,我说这些欧洲人,能不能不要起那么长的名字,都不好记!#34;

    “人家自信是因为有本事,”酒楼中的一个说书人笑道,“若是换成一愚人,得出来的结果是错的,那或许换来的评价就是又蠢又犟。#34;

    大家都笑起来:“你说得也对!”

    但同一时间,却有很多人在默念着门捷列夫之前驳斥那些反对者们的那句话:

    #34;从积累的事实得出结论就是理论;而理论使我们能够预见事实。#34;

    越念就越觉得这话虽然白,但是却很有道理。

    嬴政吁道:#34;或许,不单单是在化学上,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如此。#34;理论,万物之理。

    如果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就能够懂得它运行的道理,那是不是就可以推断出它的未来走向?他看向眼前的大殿,在大殿中站着的臣子,甚至越过宫墙,看向了广豪的天下。这天下运行的理论又是什么?

    那些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大事件,宫变、阴谋与战争出现在眼前,那些自己曾经学过的书籍和策论纷纷浮现在脑海。

    是礼?是尊卑?是军事力量?是人心?不,或许更复杂。但,也或许更简单。

    【当时俄罗斯的科学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的,科学圣地在巴黎、在伦敦。因此,门捷列夫也一跃成为了俄罗斯的民族英雄。】

    【他还是个全才,72年里写了五百多篇著作,涵盖了从化学到物理再到地球物理等等多个领域。】

    【他忙得很,副业繁多,并且对这些副业都倾注了许多热情,还做出了不少成果。】门捷列夫去考察巴库的炼油厂,看到人们正在点燃石油。

    他心痛极了:“石油不是燃料。直接烧石油,就像在厨房炉灶里烧支票一样!”炼油厂的厂长眼巴巴的看着他。

    门捷列夫愤而提出了利用重油的新方法,帮助俄国建立了第一座从重质油大规模炼制润滑油的工厂。

    他对税务也大有研究。

    俄土战争后,俄国经济濒临破产,门捷列夫开始活跃在商界,甚至成为了俄国贸易与制造业委员会的委员。

    再次期间,他写

    出了厚达七百页的《用关税解释俄国工业的发展》,直接建立了俄国的关税体系。

    他研究化肥、自建实验室和试验田。

    他改革教育制度,提倡女生入学,并且亲自授课。

    他喜欢探险,在北冰洋发现了海沟。

    甚至,他还自己亲自做箱包!

    他经常会自己去市场上购买做箱包的材料。有一次,一位顾客询问店长:#34;这位先生是谁?#34;

    店长回答说:#34;你不知道吗?这可是我们这儿著名的箱包制造师傅!门捷列夫先生!#34;门捷列夫就像一只忙碌的小蜜蜂,精力旺盛,在各个领域飞来飞去。

    【门捷列夫,高低可以和达芬奇打成平手。】

    【妥妥的“斜杠青年”之神!】

章节目录